第1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太出人意料,如果說出去,無異於一個驚雷,會讓所有人大吃一驚。而兩個死者的親屬將會有怎樣的反應,我們不敢想象!稍有紕漏,局面將無法收拾。因此,所有的細節必須考慮周全。
“對疑點的解釋,將是最引人關注的焦點。因此所有結論必須要有充分的證據!”潘雲說,“男死者的殺人動機和死因是個關鍵,如果忽視了這一點,可能無法讓人信服!所以,只要沒弄清楚這些疑問,你們的工作就還沒算完!”
“明白。”我說。
我心裡清楚,除了男死者的殺人動機、自身的死因,還有其他幾個問題也是需要弄清楚的。比如現場出現的茶杯,我說過有它出現的道理,沒解釋清楚,案件的偵破就不算成功!再比如,現場出現的中藥殘渣,它是什麼?為什麼讓我隱隱有種不同尋常的感覺?
在以前的偵查工作中,男死者已經被排除了無機物中毒,那麼就極有可能是有機物中毒,也說是通常所說的食物中毒!而兩死者食用的東西中,除了中藥,女死者跟男死者是一樣的。既然她沒有中毒,那麼最可疑的便是那些中藥了!
於是我們拿著中藥殘渣的照片,找到當地幾個有名的老中醫,讓他們幫忙識別一下是什麼配方,有什麼異常。
那些老中醫說這是在難為他們,中藥的識別,必須透過眼看、口嘗、鼻聞、手摸等方法,有的甚至要用火燒,就憑几張照片,尤其是被水熬過之後的照片,怎麼可能斷定是哪幾味藥!
我們之前也考慮到了這些問題,因此,為保險起見,特意多找了幾個中醫,多聽幾種意見,以綜合他們的看法,得出多數偏向性結論。
最後,老中醫們的意見大致相同,他們認為男死者服用的是一副補腎的方子,除了個別配方說法不一外,其他的大體一致!只是他們覺得其中一味藥用得比較蹊蹺,平常比較少見,叫不出名字。但可以肯定的是,除了那味藥之外,其他的都沒有毒性,不可能奪人生命!
這下,我們把目光盯在了那味不知名的中藥上!
找到了最關鍵的疑點後,我和李智林去了一趟農科院,讓那裡的教授對那種不知名的植物進行影象復原。農科院的教授仔細地研究了一下照片後,根據根、莖、葉的特點組合成了一株漂亮的植物。
“這種屬於葫蔓藤科藤本植物。”那個農科院的教授說,“也就是傳說中的斷腸草!學名鉤吻。別看名字很浪漫,可是一種致命的吻!”
隨後,在農科院裡關於介紹斷腸草的書籍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段話:斷腸草,學名鉤吻,亦曰相思草,又名木芙蓉。含極毒的鉤吻鹼,誤食能致命。中毒後導致心臟及呼吸衰竭而死亡,有窒息症狀。李太白詩曰:昔作芙蓉花,今為斷腸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南朝·梁任昉《述異記》記載,今秦趙間有相思草,狀如石竹而節節相續,一名斷腸草,又名愁婦草,亦名霜草,人呼寮莎,蓋相思之流也。
“看看它名稱裡的關鍵詞,愁婦斷腸,相思有毒!”李智林感嘆道,“真是一種悲情的植物!”
往後的幾天,我一直在單位的辦公室裡加班,沒回過租住房。
為了隨時查閱案卷,那些天我乾脆住在了單位值班室。李智林看我不回去,也不好意思走,於是一起睡在了那裡。
高原打了幾次電話,問我忙完了沒有,說找我有點事。我問他什麼事。他說電話裡說不清楚,見了面再談。
然而我還回不去。幾天以來,一直得和李智林在辦公室裡查閱案卷,重新整理案件的脈絡。
現在,男死者的死因雖然清楚了,但案情卻又陷入了另一個疑團!——既然他死於斷腸草中毒,那麼這種毒草來自哪裡?
這種極毒的植物不可能被用做中藥配方,顯然是被人故意投放到藥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