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意思?”

“很簡單,認為‘命案必破’導致冤假錯案的論述之所以不像其他諸如刑訊逼供、程序正義之類引起較大爭議,並非因為這種分析更接近真相,而是它恰好同時滿足了各方的要求:既回應了體制外的批評,又多多少少掩蓋了體制內確實存在的一些問題。”

韓博回頭看了一眼妻子,如數家珍:“先說說去年部刑偵局公佈過的一組資料,去年前三季度刑事案件立案數338。3萬起,破獲年內案件161。3萬起,由此可測算出的破案率為47。68%。

剛才我提到我們系統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所以考慮到下級公安機關有可能會在資料中注水,有意把一些危害不大的輕微刑事案件從分母中排除,我們姑且把實際破案率降低到三分之一來把握。

命案的破案率就明顯不同了,2006年全國8類命案,也就是縱火、爆炸、劫持、殺人、傷害、強…奸、綁架、搶劫這些破案率為89。6%。時任公安部刑偵局長去年再接受採訪時說過一番話,自2004年提出‘命案必破’的口號以來,全國命案破案率連續六七年保持在90%以上。

如果說全部案件的破案率還有可能注水,那麼這個重大命案的90%破案率則基本可以視為‘純金’!人命關天,不是開玩笑的,公安幹警沒有多少人敢於冒巨大的法律、政治和道德風險不把命案當案子立。”

一句玩笑而已,江亞男沒想到他會如此嚴肅,像犯了錯的孩子一般問:“這麼說我只看到不好的一面,沒看到積極的一面?”

“什麼叫不好的一面?”

韓博反問了一句,接著道:“其實,命案必破不只是一個口號,還是一個重要的警力動員機制:發生命案,有限的人員會停下手中的日常工作,迅速被抽調到命案偵查一線,各種偵查手段能用就用,以前非常摳門的財務部門也變得非常慷慨,大筆一揮,要多少,給多少,在一起命案上花幾十乃至上百萬也不會心疼。

同時,上級會安排經驗的刑警,而且一般是在系統內有相當職務的老刑警負責,這無形中又增大了命案專案組的氣場,有利於各方面協調,因為到這個份上指揮員個人的人脈、影響力統統可以派上用場。”

李曉蕾喃喃地說:“集中力量辦大事。”

“對,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就在此時此刻,至少有兩百名幹警在夜以繼日的偵查富田區發生的那起命案,刑技仍在現場勘查,法醫正在解剖被害人屍體,刑警和治安民警正在走訪詢問,圖偵專家正在看監控影片……”

韓博話鋒一轉,又回到原來的話題:“將冤假錯案的產生歸因於命案必破的潛在邏輯,無非是如果承擔破案職責的幹警破不了案,就會處於職務上的不利境地。可能會被處分,可能會丟官,或者是失去晉級提拔的機會?

你跟我這個警察同學認識這麼多年,學文的老婆佳琪也是警察,你老公一樣當過那麼多年警察,對警察應該比較瞭解。為什麼不反過來想想,如果這樣的命案偵破多了,辦案人員就能獲得足夠的提拔晉升機會?”

細想起來這個邏輯真站不住腳。

李曉蕾不禁脫口而出道:“亞男,你真被誤導了,破案不升官,頂多立功受獎,破案跟職務晉升完全兩碼事。”

看著老同學若有所思的樣子,韓博輕嘆道:“好多人以為‘命案必破’代表了一種我們公安內部的激勵機制,認為公安幹警的提拔、晉升乃至處分、處罰都嚴格地跟破案率掛鉤,幹警們正是在這種強大的職務晉升激勵面前產生強烈的辦案動力,才衝破理智束縛違法辦案。

關上門說句覺悟不高的話,假如我們公安幹警的職務晉升真是完全掛鉤於以破案率為代表的個人工作成績,那反倒是一件讓人激動的事。你想想:沒有背景、沒有關係、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