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頁(第1/3頁)
章節報錯
何況事情到了這兒,延昌郡王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揭發出來任慎之的身份,不過是個引子。任慎之與真定郡王一派沒有什麼太大的牽扯,即使有,說真定郡王有意效齊王前事,這太荒謬了,畢竟無論任慎之還是真定郡王手裡根本都沒有兵權,真定郡王一派,蘇太師、雍城侯、邵國公,也都是文臣!
任是呆子也會想到真定郡王久居長安,支援他的多是文官,即使有齊王之心,卻怎麼效齊王之行?何況帝後擺明車馬了支援這個嫡孫,現在天下都認為真定郡王就是皇太孫了!再蠢的人也不會在現在去謀反‐‐真定郡王還這麼年輕,就是尋常民間有個鋪子的人家,家裡也不會讓二十來歲、嫡長子才三歲的兒子去接掌家業的,更不要說是天下至尊的位置了。
‐‐延昌郡王提出任慎之的身份,目的當然是……東夷山。
不,也不能說是東夷山。
應該說,目的是引起兵燹,爾後‐‐延昌郡王一派才有死灰復燃的機會!
與得到大部分文官、尤其是文官之首的蘇太師的支援的真定郡王不同,支援延昌郡王的重臣裡,卻是以武將居多的。古太傅就不要說了,去年被奪爵的敦遠伯歐家,其上一代敦遠伯、即延昌郡王妃的祖父,可不就是在大涼徵西域時與其時還未歸順大涼的月氏名將蘇史那陣前交鋒,被蘇史那射成重傷、不治而亡,所以歐氏才與申驪歌主僕結下大仇?!
就連敏平侯這一支,所謂應事有功曰敏、明作有功曰敏、英斷如神曰敏……卓儉自己沒上過陣,可祖上也是以軍功得爵的‐‐敏字本就是常用於武將封爵而非文官。
以大涼的國力要打下東夷山毫無問題,之所以沒有強攻,一來是東夷山地勢複雜,強攻付出的代價太過慘重,又地處西域,四周局勢頗為複雜;二來,當年仲崇聖出身庶民,卻於前朝的濟濟名將之中橫空出世,弱冠成名,兵法上的才能可見一斑,不然,怎麼能夠得到先帝的青眼,特令其鎮守西域?
畢竟月氏等西域胡族是本朝歸順的,縱成羈縻,然而因著種種緣故,大涼到底對它們不甚放心,尤其當時先帝垂老,非常擔心胡族會趁著新帝登基有所動作,這才將極為賞識的仲崇聖派去守邊。然而誰也沒想到,仲崇聖竟會放著大好前程不要,跟著齊王作亂‐‐守邊雖然是苦差使,然而以大涼的國力、仲崇聖的才能,月氏等族若反,那是現成給仲崇聖送軍功的‐‐這樣正好讓新帝施恩。
且不說先帝晚年預備的一箭雙鵰計到底成空,單論仲崇聖本身的才華,如今朝中,能與他相媲美者……橫豎真定郡王手裡是沒有這樣的人的!
所以一旦要收回東夷山,那隻能用延昌郡王一派之人。
如今的幾位宰相全是文官出身不說,因著這兩年帝後的偏向,或多或少也向真定郡王示好過了,前頭有什麼都能看得見。現在若叫延昌郡王得了機會,古太傅這些人重新掌權,趁勢復燃,那到了新朝還有他們或他們子弟的地位嗎?
既然覷出延昌郡王的用意,宰相們哪兒肯叫他如願?只是宰相們心裡也清楚,延昌郡王如此言辭鑿鑿,任慎之皇室血脈的身份極為可能。所以上稟時雖然也表示了對此的懷疑,卻立刻又提出即使任慎之乃是齊王血脈也不算什麼大事的看法。
總之,現在明面上還在爭議任慎之的身份,可實際上,矛頭卻對準了東夷山‐‐延昌郡王希望藉此機會討伐東夷山,可宰相們卻另提了一個招降東夷山的策略,高獻陵幾次提到聖人仁慈,可不只是隨口說說…&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