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現在,寧戰和歐氏最新的訊息尚未報來,但病人顯然是經不得顛簸的,若非如此,怕是長公主早就去求情,讓他們先回了長安再議了。

而寧戰若是恢復的不好,尤其是表現出來心事重重,長公主一個心軟,指不定又給他求情把爵位拿回來呢?這對旁人來說艱難的事兒,對長公主來說不過是開個口罷了,只要聖人還在,斷然沒有不許的。

不管怎麼說,大房流放的罪名是從長公主這兒出來的,想要洗清,也只能透過長公主。

何況指望太子的話,帝後如今雖然精力衰退了,身子骨卻還硬朗,劍南又艱苦,寧戰不為自己,也要為子孫考慮考慮。尤其是寧瑞慶膝下年幼的嫡長子寧朗清,這個寧家大房的嫡曾長孫年方四歲,兩年之後開蒙,在劍南那種地方怎麼能夠找到合宜的師傅教誨?

就算寧戰自己教……可他怎麼能甘心呢?

浸潤於盛世長安中長大的人鮮少會願意離開這座此時舉世無雙的繁華城池的,寧搖碧甚至連更為安全的月氏族頭人都不想做也要留在長安。大房又怎麼能不在南下的同時一路北望?

總而言之,寧戰與歐氏是有理由自傷的。

卓昭節沉吟道:&ldo;那……真的讓他們回長安來?&rdo;

&ldo;不是我們讓不讓他們回長安來,而是他們到底能不能回長安?&rdo;寧搖碧平靜的道,&ldo;太醫沒那麼好哄,但望他們不是存了必死之心罷。&rdo;

第一百十七章 玉娘拜訪

&ldo;大房總是延昌郡王那一派的,若當真豁出性命來為子孫爭取一個被祖母召回的結果,那麼不曉得會不會也留了些針對咱們的東西?&rdo;卓昭節有點不放心。

寧搖碧卻搖頭,篤定的道:&ldo;若他們當真存了必死之心,那汙衊咱們反倒是敗筆了。你想父親也就算了,我是肯吃虧的人?之前他們還有爵位,還在長安時,尚且只能看著我對膝下子女冷嘲熱諷、公然欺壓!如今他們已經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庇護子孫,大房剩下來的人,往後能靠的就是祖母和咱們,你說他們怎麼敢得罪咱們?太子也不是就登基的,即使才登基了,咱們要料理現在的大房那些人還需要太長的辰光嗎?&rdo;

卓昭節沉吟道:&ldo;但唐千夏今兒個傳了這話,難道劍南那邊的事情,會對延昌郡王不利?否則即使延昌郡王那邊發現了什麼,又何至於告訴咱們?&rdo;

&ldo;不但對他們不利,而且他們定然也是沒查出來什麼。&rdo;寧搖碧微笑著道,&ldo;所以才透露給咱們,其實更多的是想把咱們的注意力轉到劍南那邊。但在我看來,這下手的人也許當真不是延昌郡王,但他們也沒安什麼好心,這明擺這是緩兵之計‐‐皇孫爭儲中忽然插進一股暗流,連似乎要吃虧的唐三那邊都查不出來底細,帝後意外之餘,說不定就會暫時停下扶持唐三,先把這些人查清楚了!&rdo;

&ldo;所以今日晉王一個勁的阻止帝後派人去劍南,不是為了怕事情查到唐三頭上,而是……要幫下手的人把蛛絲馬跡抹平。不然,朝中去人隨便一查就查了個清楚,唐三那邊如何把此事說得鄭重,好吸引帝後注意、以勸帝後暫時不要打壓延昌郡王?&rdo;

卓昭節微一皺眉:&ldo;但這股暗流出現的確實有些叫人生疑,兩位郡王爭儲已經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了,這時候怎麼還會有人來插這個手?又為什麼來插這個手?&rdo;

寧搖碧正待說話,外頭立秋卻進來稟告了:&ldo;世子、世子婦,君侯上朝歸來,打發人來請世子去前頭議事。&rdo;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