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頁(第1/3頁)
章節報錯
卓昭節覷了覷長公主的臉色,卻把到嘴邊的一句&ldo;大伯母這樣做是為什麼&rdo;給嚥了下去,眼觀鼻、鼻觀心,端坐不動,靜默不言,一副完全聽長公主處置的架勢。
紀陽長公主的臉色,陰沉無比,雖然裡裡外外,都知道她偏心二房,都知道寧家大房與二房的不和睦,但祈國公夫人居然已經把手伸到了雍城侯的枕邊人身上去了,甚至還是好幾年前就開始‐‐這事情還是被才進門的孫媳發現的,假如不是孫媳進門,以其正經雍城侯府女主人的身份過問此事,照著之前寧搖碧身為世子,重用的多是亡母的月氏陪嫁,不便過問雍城侯的侍妾,恐怕這兩個人還不知道要在雍城侯身邊埋伏多久!
即使呂氏、尤氏被收買多年,而雍城侯至今安康健在,可見祈國公夫人即使收買了她們,也沒有對雍城侯下手,但紀陽長公主心中亦是一陣陣的發冷,她思索半晌,才能開口,道:&ldo;這件事情昭節你既然認為你是晚輩不便過問長輩的房裡事,那就由本宮來管罷,把人留下,你自回去忙你其他的事情。&rdo;
長公主這番話說的很平靜,而她的臉色,卻猶似山雨欲來。
卓昭節巴不得這會能夠避開,立刻起身道:&ldo;孫媳多謝祖母體恤!&rdo;二話不說把尤氏、呂氏等人丟下,帶著自己的人告退下去!
第三十章 寧瑞婉的小心思
回到侯府後,卓昭節特意將人都召集起來,鄭重叮囑:&ldo;今兒個的事情,誰也不許說出去,明白了嗎?&rdo;
眾人本來都高興得很,覺得以紀陽長公主對二房的偏愛,如今大房必然要栽得狠了。而且大房這回做的事情也著實不好聽,傳了出去,滿長安都要說祈國公夫人不好的,正幸災樂禍的很,忽然聽卓昭節吩咐封口,都有些詫異。
暮秋是貼身大使女之一,她心直口快,又仗著卓昭節對身邊人格外給份體面,忍不住好奇的問:&ldo;世子婦,這一回大房那邊做得太過了,若是說了出去,祈國公夫人豈非顏面掃地,如此往後有什麼事情,那也都是大房理虧在前。&rdo;
她話音剛落,冒姑已經喝道:&ldo;你知道個什麼?方才長公主殿下怎麼說的?連世子婦都沒被留下聽長公主殿下處置大房,這擺明瞭就是不想家醜外揚,你這兒宣揚的滿長安都知道了,大房沒了面子‐‐再沒面子,那也是國公府!可世子婦卻得罪了長公主殿下,孰輕孰重,你不會算麼?&rdo;
暮秋被罵得臉一紅,不過她雖然嘴快,卻有一件好,向來不記仇,臉皮也厚,被冒姑這麼當眾一番呵斥,卻還是樂呵呵的道:&ldo;是婢子糊塗了,虧得姑姑教導,婢子人笨,姑姑可別和婢子計較。&rdo;
冒姑也曉得她這性。子,就因為這麼個不生氣的性。子,即使暮秋憨實些,冒姑倒也不厭她,如今見她這麼說,就緩和了語氣道:&ldo;你們都聽世子婦的,不要自以為是幫著世子婦卻淨做叫世子婦為難的事情,這一回不但不許出去嚼舌根,甚至也不許露了幸災樂禍之色,外頭若有人問起,就說是尤氏和呂氏為一副耳墜子鬧了起來,因為是伺候君侯的人,咱們世子婦不便處置,所以求了長公主殿下幫著做主,旁的,全部推說不知道,記住了麼?&rdo;
眾人再次應允,卓昭節方道:&ldo;冒姑方才說的是其一,我不讓你們出去宣揚,甚至還幫著遮掩,卻另有一個緣故‐‐你們想,這尤氏、呂氏,被大房那邊收買了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她們還是伺候君侯的人,傳了出去,外頭人豈不是要笑話君侯識人不清、連身邊人吃裡扒外都覷不出來?所以這件事情若是傳了出去,大房那邊沒臉,咱們府裡,難道就有面子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