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第1/3頁)
章節報錯
&ldo;這裡是兩年前才起的,據說是殿下和駙馬論詩,說到前朝大家的《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l;官舍黃茅屋,人家苦竹籬&r;,興致上來,叫人趕工在這裡闢出地方,建了這麼幾座茅屋。&rdo;古盼兒解釋道,&ldo;偶爾來住住倒也新鮮。&rdo;
卓昭節點頭:&ldo;我還是頭一次見著這種屋子,從前讀《佳人》中&l;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r;,問過外祖父,外祖父大致描述過,還畫了一幅畫,不過到底親眼看見了更明白。&rdo;
古盼兒抿嘴一笑:&ldo;素聞江南富裕,果然如此。&rdo;
雖然大涼如今正值盛世,但也不是沒有家貧如洗的人家,不說那些個孤兒寡婦,便是壯年男子,也有憊懶不肖之徒,不肯勞作,混吃等死的那些人,能有茅屋存身就不錯了‐‐這種人在長安帝都都有,更別說其他地方,而在秣陵長大的卓昭節居然從沒見過實際的茅屋,可見秣陵民富。
卓昭節道:&ldo;也不全是這樣,我在外祖父家時,出門走的都是極熱鬧的街道。&rdo;
古盼兒想了想遊家代養外孫女是擔著責任的,的確不可能讓卓昭節三不。五時的出門,不禁一笑。
說話間侍婢已經端上早飯,義康公主宴客多年,雖然客人不少,但招待卻十分的周全,甚至考慮到了卓昭節在江南長大,特別安排了江南的小點。
用過了飯,古盼兒道:&ldo;今兒我們赤羽詩社要合練曲子,你一起去看看?&rdo;
&ldo;詩社?&rdo;卓昭節好奇的問。
古盼兒點了點頭:&ldo;詩社是殿下牽頭建起來的,殿下名諱裡有個曦字,又字蒼明,所以就用赤羽作了詩社的名字,反正意思都是一樣的,我、蘇宜笑、和時五都在其列,原本還有幾個人,不過出閣之後陸續隨夫外放,或者有不便赴宴處,這回春宴上,除了你見過的這幾個外,也就是晉王小郡主、光王妃了。&rdo;
卓昭節有些明白了‐‐昨兒個牡丹園裡那些席位,估計除了皇親國戚外,就是這個赤羽詩社的成員或相關之人,她問道:&ldo;我聽你們一直提到的時雅風不是詩社的人?&rdo;
&ldo;他不是。&rdo;古盼兒道,&ldo;時二他性情沖淡,不愛這些,殿下也沒為難他……倒是時五借著殿下邀請時二時鑽了進來,不過那小子‐‐他鑽進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糾纏些個小娘子,畢竟殿下要求不低,若無一技之長,憑什麼身份都不收的,長安閨秀中向來羨慕詩社……念著許多時候要尋時二幫手,比如這次‐‐也沒趕他出去,但自殿下不許他打著咱們詩社的名義胡鬧後,他到的也少了,這次還是蘇宜笑出面才把他叫上的。&rdo;
時採風和寧搖碧自小交好,古盼兒對他沒好話也不奇怪,不過她這話也透露出來時採風也不是當真廢物,否則,怎麼進了赤羽詩社呢?
卓昭節也意識到了古盼兒和自己說這麼多無非是為了吸引自己答應跟她走,究其本質上的目的自是為了看住自己,並且古盼兒話裡話外都在貶低著時採風,她這麼做未必和時採風有仇,多半還是要證明人以群分這四個字‐‐就是變著法子說寧搖碧不好,她心中有些不快,道:&ldo;可惜我才藝皆是平平,去了恐怕也聽不懂什麼。&rdo;
&ldo;也沒你想的那麼高深。&rdo;古盼兒解釋道,&ldo;如今不過是練首曲子罷了,也是這回春宴的壓軸,你提前去看看不好嗎?須知道許多人想看也是看不到的呢!&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