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頁(第1/3頁)
章節報錯
&ldo;我想不明白的是這麼說起來無論是今上和淳于家都記著我嫡親祖母的人情的,但齊王叛亂時,怎麼梁家還是被賜死數人、滿門流放?&rdo;卓昭節蹙眉良久,道。
寧搖碧平靜的道:&ldo;這自然是因為梁家的確參加了齊王的叛亂,意圖與齊王裡應外合,甚至還策劃了弒君‐‐若非梁老夫人的這份人情在,當年梁家哪裡還用得著流放?更沒有賜死的體面,早就是滿門抄斬了!&rdo;
&ldo;梁家怎麼會這麼做?&rdo;卓昭節不可思議的道,&ldo;他們不是燕王的外家嗎?&rdo;
&ldo;據說齊王騙了他們,道是燕王乃是為今上所害。&rdo;寧搖碧淡然道,&ldo;總而言之他們確實有了逆行,趁夜起兵欲唆使御林軍譁變‐‐這是滿長安都知道的,嗯,如今已經時過景遷,你大致曉得就好,不要多問了,免得問出是非來。&rdo;
卓昭節蹙起眉,半晌卻長長嘆了口氣。
寧搖碧將柳帽戴回她頭上,笑著道:&ldo;好啦,這些都過去了,咱們如今再感慨也不過是平白的扼腕,不如想些好玩的事兒罷,要不要再試試做柳笛了?&rdo;說著伸手夠住拂到肩上的一把柳枝。
卓昭節搖了搖頭,沮喪的道:&ldo;本來我以為我嫡親祖母既然號稱長安第一美人,又是鼎盛時候的梁家的嫡女,應是十分驕橫……嗯,頗有幾分傲氣的,所以過了門之後難以和我祖父處好,這才會……嗯,可聽著祖母她禮讓淳于皇后,可見也是通情達理的人,按說她怎麼會與我祖父過不好呢?即使是我曾祖母在其中,但……&rdo;
她悶悶的托住腮,&ldo;我想我比祖母決計不會更好,不拘是才藝還是城府都如此,如今這局勢聽著比祖母當年也差不多了,祖母尚且折在了裡頭,我……我,我就更幫不了你什麼了,往後怎麼辦呢?&rdo;
寧搖碧認真的聽著,道:&ldo;還有呢?&rdo;
卓昭節不意他不安慰自己,反而還要問,不禁一噎,想了一想才恨道:&ldo;我又任性又嬌氣,才沒有祖母那麼通情達理,五姐和母親都說你如今讓著我,以後可就難說了,更不要說能幫你分擔什麼……&rdo;
&ldo;你再看看這首詩。&rdo;寧搖碧聽著,卻漸漸露出笑色,他將卓昭節之前拿給自己看的那首七律拿出來,微笑著道,&ldo;你可知道這裡頭最重要的一句是什麼?&rdo;
卓昭節兩次都沒聽到想聽的話,有些惱了,聞言把頭一扭,冷冷的道:&ldo;我人笨,看不出來!&rdo;
&ldo;是這句。&rdo;寧搖碧斂了笑,輕輕的道,&ldo;&l;縱知縱悟身已老&r;‐‐這是敏平侯追緬過去,最大的遺憾,縱然知曉,縱然明悟,如今人都老了,補償也罷,懊悔也罷,都無濟於事,太息也好,悲哀也好,又豈能挽回往事之萬一?&rdo;
卓昭節悵然的聽著,下意識的轉回頭,道:&ldo;那祖父到底對祖母……&rdo;
&ldo;那就是敏平侯的事情了。&rdo;寧搖碧將那首詩仔細疊好,收入袖中,目光炯炯的看住了她,平靜的道,&ldo;依我之間,梁老夫人與敏平侯沒過好,最大的問題便是兩人都是精明之人,所以有什麼話也不問對方,只管自己猜,所謂聖人千慮必有一失,何況是他們?一旦猜錯想左了卻不覺得,久而久之誤會就這麼下來了,可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