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閻瑞生》一直放映到1924年才算結束。
林子軒知道,這一年是中國電影開始大發展的一年,以後電影的拍攝成本和票房會越來越高,這是真正的暴利行業。
當然要拍攝觀眾喜聞樂見的商業片,而不是註定撲街的文藝片。
☆、第五十三章 這是能在歷史上留名的大事
在《上海假日》放映火爆之時,林子軒也得到了美國方面的訊息。
波士頓的地方法院願意受理林子軒的案子,《大西洋月刊》也願意提供相關的證據。
如果他們搞錯了小說的作者,那麼《大西洋月刊》也會負有責任。
這件事在美國文壇造成了不小的影響,美國讀者喜歡《老人與海》這本小說,他們也想弄清楚真正的作者是誰。
原本準備出版《老人與海》的紐約大學出版社也暫停了出版事宜,等待著判決結果。
美國在1790年頒布了版權法,只要在美國境內發表的作品都受到版權法的保護,各大出版商絕不想惹上麻煩,否則將會面對天價的索賠。
這件事在國內看來是鬧劇,但在美國卻是很嚴肅的事情,因為法律就在那裡。
林子軒安排了手裡的事情,準備前往美國。
他不是自己一個人,還要帶上鄭證秋和周劍允,準備考察好萊塢電影公司的運作模式,希望能夠和這些公司達成合作關係。
就在這時,從北平的外交部來了一個人。
此人叫做王庚,現在隸屬於陸軍部,他1911年從清華大學畢業後保送美國留學。
先後曾在密西根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就讀,1915年獲普林斯頓大學文學學士後轉入西點軍校,在西點一貫成績優秀。
隨後歸國,供職於陸軍部。
旋又任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上校武官,兼外交部外文翻譯。
林子軒和季鴻明的事情引起了中國駐美國大使施肇吉的關注,他把情況反饋回北洋政府的外交部。
《新聞報》在國內的影響力很大,國內文壇對這件事頗為關注,輿論分成兩派。
一派支援林子軒,包括胡拾和周作仁等人。
和嚴獨賀的想法一樣,他們覺得如果《老人與海》不是林子軒寫的,那麼林子軒根本沒必要爭這個虛名。
在他們看來,無論是林子軒寫的新詩,還是《雷雨》,都證明瞭林子軒的寫作才華,而季鴻明更像是個投機者。
另一派支援季鴻明,那些人覺得連美國人都承認了季鴻明是作者,你還爭什麼。
一旦引起外交糾紛,你承擔得起麼?
這些人一向崇洋媚外,認為洋人說的都是對的,生怕惹起糾紛,招致洋人不高興。
此時任北洋政府外交總長的是顧維均,是一位相當有擔當的外交家。
他的意思是能夠內部和解的就不要走法律程式,當然前提是把事情弄清楚。
他派王庚前來找林子軒斡旋此事,同時確保林子軒不會做出有損國家尊嚴的事情。
王庚曾經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過,還有文學學士學位,和林子軒有共同的話題。
如果林子軒只是個普通人,大可不必如此,但林子軒不僅身後有林家,還是個銀行家和文學家,甚至還在一部電影裡做了演員。
因為出演了《上海假日》,林子軒享受到了明星的待遇。
雖然他演的並不好,但風度翩翩的外形,深沉內斂的性格,就憑著在熒幕上塑造的新聞記者這個角色,讓他成為上海灘大家閨秀心目中的男神。
這是佔了一個好劇本的便宜。
林子軒和王庚閒聊起來,兩人的家庭和教育背景都差不多,倒是能談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