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一年半(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很快到了初八,陳陽前腳送走了何珍一家,後腳就去火車站接了何家。 陳國樑夫婦隨後也去了何家,算是拜年了。 第二天,何珍又去了陳家。 林月華和陳國樑也沒辦法,只能繼續配合陳陽演戲。 等何珍離開的時候,他們跟李詩一樣,也給了她一個紅包。 林月華可能是覺得愧疚,等陳陽回家了,又要去揪他耳朵。 陳陽只能逃之夭夭,等林月華氣消了才敢回家。 陳陽在新林陪了何珍幾天,又飛到了鵬城,先去拜訪了陳國樑的那位鵬城同學鍾正豪。 他如今的級別也是正處級,不算年輕,也不算大,在政法系統深耕二十年,缺少的也只是機會。 陳陽認識之後,當即帶著李詩和他一起去了羊城,又介紹了徐渭給兩人認識。 徐渭雖然還有兩年就要退休了,但是人家姓徐,還在位置上,影響力仍然還在。 鍾正豪一開始都不敢相信陳陽會認識這樣的大人物,直到親眼見到徐渭才相信了。 鍾正豪見到徐渭那是誠惶誠恐,自然也明白陳陽介紹他認識徐渭的目的。 只要能抓住這個機會,未必不能更進一步。 徐渭這種人豈能猜不到陳陽的目的,他想要將鍾正豪提升到副廳或許有些難度,但是讓鍾正豪進入鵬城各區的決策層,解決一個副局級正處還是不費什麼力氣的。 在陳陽離開鵬城,返回東海之後,鍾正豪就打電話過來感謝了。 鍾正豪升了半級,到鵬城南粵區擔任政法書記,實權也遠高於之前在市政法委。 陳陽也沒有居功,只是客氣的表示是鍾正豪的能力得到了徐渭的認可,將人情世故這一塊拿捏的滴水不漏。 陳陽到了東海,推動人人網舉行江北省的城市爭霸賽。 一個月的時間下來,人人網的熱度再次飆升,廣告商爭相而來,表示要贊助其他城市的城市爭霸賽。 當決賽結束,人人網現場頒發了實物車獎品的時候,再次送上了熱搜。 此時的人人網名氣徹底打響了,同時推出了周邊省的城市爭霸賽。 等這一輪操作結束,陳陽緊接著又推出了偷菜遊戲,繼續延續人人網的熱度和關注。 時光如梭,很快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到了2007年9月,到了陳陽大三暑假開學。 從2006年底到2007年6月份,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都完成了換屆選舉。 這兩年來,楊定邦採納了陳陽那份計劃書上大量的建議,江南省發展的也非常迅猛,每年的增速都超過了15%,遙遙領先全國水平。 如徐渭所預料的,短短兩年有這個成績,江南省的一二把手迅速進行了調整。 石致遠調任西江省一把手,楊定邦接任一把手。 當然表面上說的是讓石致遠去幫助經濟發展滯後的西江省,但實際是誰都知道是給楊定邦挪位置。 何文彥升任省會江城市市長,在54歲那一年,正式躋身副部級。 按照慣例,55歲之前如果不能晉升副部,那就再也沒有了希望。 何文彥剛好卡在了最後一年,不算早,也沒有太晚。 何文彥其實都認命了,原本他再幹一屆,就可以退休了。 但是新林這兩年來GDP飛速增長,2006年已經超過了700億,直接從倒數幹到了第三的位置。 而2007年增速更加恐怖,隨著淘寶的興起,以慶雲縣為代表的電商縣崛起,僅僅2006年就給慶雲縣創造了超過5億的稅收。 新紡廠一開始提供了大量的產能,還能滿足市裡面淘寶網店的需求。 但是隨著網店越開越多,幾乎都是一窩蜂的做服裝和家紡品類,加上新紡廠又接到了不少大品牌的代工訂單,產能開始跟不上了。 於是慶雲縣的紡織廠、服裝加工廠、家紡廠、鞋帽廠等等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帶動了整個慶雲縣的就業和經濟。 慶雲縣的大量的人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就發家致富了,其經濟也躍居各縣之首,僅次於新林主城區。 剩下那幾個縣也壓力山大,開始紛紛效仿,藉著淘寶這個風口來發展當地的經濟。 這也帶動了整個新林市的電商熱,不只是帶動了新林的產業,將周邊的市縣也捲入了進來,進入了新林的工業體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