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教的宗教地位,一心想使印度完全伊斯蘭化。主張恢復對非穆斯林徵收人頭稅,將非穆斯林的官員的逐出官府,禁止他們做官,建議大舉拆毀印度教廟宇與神像。

從他的這些激進的主張,不難看出,他是多麼的狂熱。

而他剛好聽說秦國人不信伊斯蘭教義,禁止人們拜真主,因此他對秦國人潛意識裡就存在著一種敵視和憎恨。

他想了想,說道:“堅巴城打下來後,敵人的開戶大開,穆薩里,我命令你帶兩萬大軍,往東攻打賴格爾、恰爾蘇古達,伯的吉爾,然後趁秦國人立足未穩,奪取克塔克,把秦國人趕進大海去。”

“是,王子殿下。”

隨後,奧朗則布帶著五萬大軍,南下攻打賴布林。

堅巴城是切蒂斯格爾國第二大城,中部的戰略要地,原由各個小國一同派兵防守,堅巴的失守,讓切蒂斯格爾、恰爾肯德、奧特薩等國大為驚恐;

尤其是切蒂斯格爾國,他們的都城賴布林離堅巴城只有兩百里,失去了堅巴城後,首都杜賴布林門戶大開,再也無險可守。

其實中南部的這些小國,說是國家,是抬舉他們了,實際上他們是一個個以種姓制度劃分出來的部落,各自的兵力多則兩萬,少得萬餘,各自擁有一塊地盤。結構形式有些類似於大秦西南部的土司。

不過因為他們生活的地區多為山區,很擅長在山區作戰,原來種個部族之間,也是鬥爭不斷。

只不過現在莫臥兒王朝大舉南侵,所過之處,還搗毀印度教的寺廟,屠殺印度教的信眾。

在共同的壓力下,才促使這些小國不得不聯合起來,一同抵抗莫臥兒王朝。

現在堅巴城一失守,各個小國變得岌岌可危,切蒂斯格爾國王圖布迪聽說奧朗則布率五萬大軍朝其都城賴布林來之後,竟然不敢再在都城呆下去,匆匆向南邊的山區撤退。

這個時候,奧特薩國王曼陀剛好派來前來,建議大家藉助秦國的兵力,抵抗莫臥兒王朝的大軍。

對於正處在風雨飄搖中的各個小國來說,這個建議沒人會拒絕,他們處在東南沿海,與秦軍的商人有更多的接觸,對秦國也比奧朗則布他們更為了解。

何況這次秦軍開來的戰艦中,有四艘龐大驚人,就象是一座座島嶼浮在海面上,這是他們想也不敢想的,這足以說明秦軍的實力不凡。

切蒂斯格爾國王圖布迪接到邀請之後,想也沒有多想,便親自趕去伯地吉爾城,當然了,他這麼勤快,何償沒有跑去避難的意思呢。

到了伯地吉爾城,圖布迪才發現,恰爾肯德國王莫哈布迪,西孟國王納格爾竟也親自來了。加上奧特薩國王曼陀,四個難兄難弟匆匆寒暄一番後,便在曼陀的主持下召開了一場會議。

他們顯然沒有意識到,這場會議對整個的印度未來的格局影響多重大,他們現在只想保住自己的領地,保住自己的性命。

曼陀不但是這次會議的召集人,也是四人年紀最大的,他第一個發言道:“奧朗則布步步緊逼,隨著堅巴的失守,形勢對咱們越來越不利了。

奧朗則布這次帶著十幾萬大軍來,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憑咱們自己,最後能不能撐過去,對此相信大家心裡都有數。”

奧朗則布的大軍正在向切蒂斯格爾都城推進,圖布迪最為心急,不等曼陀說完,他就搶著道:“別說這些沒用的了,直接說,怎麼才能讓秦國幫助咱們吧,晚了就來不及了。”

納格爾也跟著說道:“對對對,最好能快點讓秦軍來,我聽說他們的火器非常利害,聽說他們還能飛過高山,荷蘭人都不堪一擊,如果有秦軍幫助,咱們就有指望了。”

莫哈布迪比較實在,他問道:“是不是秦軍有什麼條件?想來他們也不會平白無故地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