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起出徵之前,已經派人把秘密奏摺經過明州送到了元協的手上。詳細的說明了征討袁丁的事宜,當元起祭師出征的時候,這封奏摺也已經被元協拿到了手中。元協觀看之後,心中忐忑不已,害怕元起在這一戰中損兵折將,那他就再也沒有依靠了,連忙召集來十幾位大臣,看看如何彌補這件事情,在元協看來,最好是能勸元起罷兵。等休養生息過後。兵源充足了,糧食足備了,在去征討袁丁。畢竟冀州可是當今天下人口最稠密,錢糧最豐足的一個大州了。袁丁入主冀州這麼久了。又得到了青州半部。麾下雄兵近百萬,元協是真擔心元起會出現什麼意外。

鍾繇等人前後看了元起的奏摺,皇甫初率先開口說道:“聖上。依老臣看,這一仗,冠軍侯還是有把握打贏的,聖上不必太過擔憂了。”

時任長水校尉的種輯不無擔憂的說道:“老大人所言差矣。冠軍侯雖然是勇冠三軍,且屢屢以弱勝強,以寡敵眾,但那時雙方的兵力相差並不是特別懸殊。可是這次,冠軍侯竟然以十萬大軍征討擁兵百萬的袁丁,這與以卵擊石,又有何異?”

因為通訊設施還十分落後,宇宮照烈在兗州起兵,響應元起的訊息,還沒有傳到京城,所以種輯以為只有元起一人去征討袁丁,因此心中對元起的勝算,表示了極大的擔憂。

另一位功勳卓著的老將朱環緩緩開口說道:“這也難說。昔日在討伐袁白的時候,宇宮司空和冠軍侯曾青梅煮酒,遍論天下英雄,最後得出結論,天下諸侯中,唯有這二人方可稱為英雄。英雄嘛,總要有些出人意表的事蹟,那才叫英雄。依照冠軍侯以往的戰績來看,一比十的兵員比例,倒也算不上有多懸殊,說不定,他還真就再一次創造出奇蹟呢,剛才聖上有句話說的很貼切,冠軍侯不鳴則已,一鳴則必定驚人。我們有理由期待他的大勝。”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句話是元起告訴元協的,在聽到朱環的肯定之後,元協有些慌亂的心,平靜了不少,細細回想以前和元起相處的點點滴滴,元協認為自己的這位皇兄,永遠都是一個善於創造奇蹟的人,在他的身上,發生任何不可思議的事情,都是正常的。想到這裡,對元起的信心,開始一點一滴的重新迸發出來,在元協的心中再次生根發芽。

鍾繇一直沒有說話,而是低著頭似乎在仔細的思索著什麼,直到這一刻,他才抬起頭來,堅定地說道:“聖上勿憂,此一戰,冠軍侯必勝!”

儘管皇甫初和朱環也先後對元起出徵的前景表示看好,但絕沒有鍾繇這樣堅定。鍾繇的話,引起了元協的好奇,忍不住問道:“太傅,你為何如此篤定?”

鍾繇緩緩說道:“袁丁有十敗,而冠軍侯有十勝,袁丁雖兵馬眾多,但老臣料定他必然無能為也。丁禮儀繁雜,冠軍侯自然得體,道勝也;丁以逆動之軍統帥冀、青,冠軍侯以正義之師都督北方,義勝也;丁以寬濟寬,不能整治危局,冠軍侯號令嚴明,以嚴治政,治勝也;丁外寬內忌,用人而自疑,冠軍侯精兵簡政,用人不疑,唯才是舉,不論親疏,氣度勝也;丁多謀少決,冠軍侯應變無窮,謀勝也;丁因四世三公之家世,喜好高談闊論,看重名聲,麾下多為阿諛奉迎之人,冠軍侯待人以誠,以德服人,麾下名將如雲,謀士如雨,德行勝也;丁見人飢餓,體恤之情溢於言表,而他看不到的人,則完全不在他考慮範圍之內,冠軍侯心繫天下,無人不對其歌功頌德,仁勝也;丁部下充斥奸佞之輩,競相爭權,冠軍侯治下嚴明,文武同心戮力,明勝也;丁是非不知禮,冠軍侯進退有據,進之以禮,正之以法,文勝也;丁好大喜功,不知兵略,冠軍侯用兵如神,武勝也。有此十敗十勝,聖上又何必擔憂?”

鍾繇的話,引起了所有人的沉思,每個人,包括元協在內,都在細細體會著在這十勝十敗中,元起比袁丁出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