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準備起程,加上護衛與僕從,浩浩蕩蕩十餘艘船泊在碼頭,場面頗為壯觀。

夏鈺之領著宮廷侍衛在第一艘船上開道,蘇暮寒與周光復及蘇家族中的來人上了第二艘官船,緊隨在夏鈺之的船後。

明珠服侍著楚朝暉,與溫婉一起,乘坐一艘青帷深深、白紗漫漫的官船,將蘇睿的牌位供在二層正廳,燃著紙油香燭,又供著一盞長明燈。

夏蘭馨則伴著慕容薇上了後頭一艘外表普通、內裡陳設華麗的官船,低調地隨在後頭。(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章 憧憬

船隊浩浩蕩蕩,負責護衛的船隻排成隊形,不遠不近將慕容薇等人乘坐的船護在正中,揚帆起程。

沿京杭大運河順流而下,船頭如二月春燕的羽翼,輕盈地剪開碧綠的水面,翻起層層白色的泡沫,一路航行,漸漸把皇家碼頭拋在後頭。

出行時朝陽初生,天邊還是一抹嫣紅的流霞映著淡藍的天空。行了小半日,一片烏雲飛過,天跡又飄起絲絲細雨。

早春二月,煙雨江南景色如織,岸邊已是楊柳依依。草色如黛,又有星星點點五顏六色的的野花夾雜其中,像新織就的地氈,醒目而又柔軟。

上船時時辰尚早,早膳用得有些少,慕容薇與夏蘭馨坐在臨窗的大炕上,添了碗羅嬤嬤煮的紅豆湯,用了兩塊糕點,再下一回棋,又不約而同將目光投向窗外。

兩人平日很少出門,此刻離了京城,什麼風景看在眼裡都是新奇。相較於窗外菸醉柳斜的春意,兩人執在指間微涼的玉製黑白棋子便有些無味。

流蘇見兩人無心下棋,便笑著上前收過棋盤,打水替二人淨手,替慕容薇泡了一杯前日從安國王府捎回的陳皮普洱,又替夏蘭馨泡了滾燙的大紅袍奉上,再將一側繪著空山新雨的斑竹掛簾捲起半扇,好叫視野更加開闊。

江南本是魚米之鄉,慕容薇透過窗艙望去,見遠處是大片的耕地。一片片雨絲織成的薄霧裡,依舊有勞做的農夫,頭帶竹笠身披蓑衣,辛苦地耕耘在農田裡。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歸聲裡雨如煙”,夏蘭馨輕輕誦讀兩句,嚮慕容薇含笑道:“田園詩中,我最喜歡翁卷這首《鄉村四月》,娓娓道來,如詩如畫,便與咱們今日瞧到的意境一模一樣。”

窗外正是秧綠水白,濃如潑墨,又有杜鵑鳥的啼叫遠遠傳來。農人們的身影在雨中朦朧模糊,更顯煙雨濛濛。此情此景本就是一幅絕好的黑白山水圖,正像夏蘭馨形容的那般。慕容薇微笑頷首,也將這首《鄉村四月》誦了一遍。

太平盛世,霧靄細雨,男耕女織,夏蘭馨瞧到的是煙雨浸潤的詩意,慕容薇卻是撇開書卷的氣息,望著田間的農人。

看在她們眼中的詩意,其實本是農家最平凡普通的生計,更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

從父皇口中得知,宋維源的摺子已由工部逐步推行,實施得異常順利。

湯閣老的幼女、小小的湯伽兒那日在壽康宮中提到農桑之事,竟能娓娓道來,說得頭頭是道,想到此處慕容薇便有些臉紅。

她不懂農桑,沒有湯伽兒從小的經歷,只能略略瞧著田中的靜謐來推斷今春的風調雨順,便有幾分不接地氣,更有些紙上談兵的味道。

慕容薇回想著父皇那一日提到宋濰源的摺子,臉上由然綻開舒朗的笑容。崇明帝笑著對女兒說:“若運作得當,不獨水稻,便是小麥與紅薯、玉米,或許也會迎來豐收的年景。百姓富足,民間安樂,錢糧才會充盈,國家才會祥和。”

身上所穿,口中所食,全是民間繳來的錢糧賦稅。承如父皇所說,只有民間安樂祥和,才是朝廷之福,更是西霞萬千百姓之福。

遠望田間地頭勞動的農人,想想豐收的盛景,慕容薇不覺浮起憧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