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倆的專業雖然是工業設計偏機械方向,但因為設計時需要了解材料的效能,兩人對設計過的東西的原材料也有所瞭解和涉獵。又因為學霸屬性,使得他們對原材料的研究不會只停留在表面上。

兩人性別不同,性格有差異,感興趣的東西也不同,所涉獵的面不一樣。或者同樣的東西,兩人瞭解的點和深度、廣度也並不相同。

如此,兩個臭皮匠湊一湊,再藉助古代的這些能工巧匠,投入試驗,想要在大晉來一場小規模的工業革命,還真不是什麼難事。

聽蕭令衍這麼一說,趙如熙就點點頭:「合金彈簧鋼主要是矽錳系鋼種,含碳量稍低,主要靠增加矽的含量提高效能,這些配比我不是很清楚,你手上如果有資源,完全可以叫工部的冶煉工匠試一試。」

她絞盡腦汁回想起自己對鋼鐵冶煉方面的知識:「另外還有硌、鎢、釩的合金彈簧鋼,還可以在矽錳鋼的基礎上加入硼、鈮、鉬等元素……」

蕭令衍作為男孩子,天生對這方面對女孩子更感興趣。趙如熙說的這些,他都知道。

「放心,我心裡有數。應該用不了多久,我就能讓他們冶煉出新的鋼材來。我的車輛的鋼絲和軸承都得靠他們呢。」他道。

提起這個,趙如熙問道:「橡膠有沒有?」

蕭令衍搖搖頭:「只能讓人去採杜仲膠。這個急不來,需要時間。把它交給我就行。」

他看向趙如熙:「你需要彈簧,是想做什麼?」

「我想做機械鐘。」趙如熙道。

像表那種精細的機械她肯定做不了,但那種大的落地鍾,讓工匠進行手工製作,先花大功夫做上一兩臺,她覺得還是可行的。

蕭令衍的眼神頓時一亮,一拍扶手道:「這個主意好。」

他和趙如熙都曾跟自己的導師去德國做過專案。他在德國呆了五個月;趙如熙則在那裡呆了整整一年。

他們這種做機械設計的人,遇上機械都會不由自主地研究一番。德國鐘錶製作如此精細,他倆對此都有研究。

趙如熙道:「其實我本來想做印刷的。十五世紀中葉歐洲發明的螺旋式手板木質印書機,根本就用不著鋼鐵,我畫個圖紙,叫幾個木匠,不用多久就能把一個印書機給製出來。」

蕭令衍點頭:「這個完全可以。我記得你曾跟你導師設計過一種新型的印刷機。」

只要清楚印刷機的原理,再參觀過這種老式的木質印書機,完全可以把它複製出來並進行改進,鉛活字於他們而言更是沒問題。

「我是陪許雪去書鋪裡賣話本的時候有這想法的。這東西做出來之後,起碼能降低讀書成本,提高一點大晉的識字普及率。」趙如熙嘆了一口氣,「但這東西一旦做出來,對印坊和書鋪的衝擊力就太大了。而且賺的錢也不多,屬於細水長流型。拉仇恨值卻是一流的。弊大利小,不划算。所以想了想,我就放棄了。」

蕭令衍的眉頭皺了起來。

知識,往往掌握在統治階級手裡。大的印坊、書鋪作為知識的傳播手段也不例外。京城、北寧這些地方的大印坊和大書鋪都是各世家開的。其他地方自然也是如此。

一旦印書機被製作出來,印刷的成本降低,書籍的價格肯定會便宜許多,能讀得起書的人也會相應增加。雖說這造福了許許多多的讀書人和普通老百姓,長期來看對整個大晉都是有好處的,但不可否認,短時期內絕對會觸犯開印坊和書鋪的世家的利益。

歷史上多少變法都是因為觸犯統治者和大地主利益而失敗的。有他在,他雖然能保護趙如熙,但在馬上就要到來的兩場政治鬥爭來臨前去跟世家站在對立面上,就為了爭一點金錢上的利益,完全沒必要。

「你說的對。這件事,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