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頁(第1/3頁)
章節報錯
相比她的擔心,長公主和雍城侯倒不怎麼在乎,一來他們知道寧搖碧的天賦,二來卻是這兩位長輩要的是寧搖碧刻苦發奮的態度,如今寧家又不缺個進士來撐門面,這次不中,還有下次。憑寧搖碧十一歲中舉的資質,加上長公主愛孫、侯爵世子的身份,便是文章不入主考之人的眼,只要寫的不差,料也沒人敢故意不取。所以即使這一回荒廢太久,溫習不夠,但往後總歸會中榜的,以寧家的家勢,等幾年也無所謂。
三日之後,寧搖碧出了考場,雖然因他的身份,被著意安排在了最好的號裡,然而出來之後到底也顯得心力交悴了。卓昭節親自在外頭接了他,奉上參茶,讓寧搖碧喝了兩盞才恢復了些精神,看著妻子在馬車裡為自己忙前忙後的,寧搖碧卻又不老實起來,少不得捱上幾聲嬌斥……
到了杏榜貼出的日子,卓昭節打發了紀久去看,到晌午回來稟告,喜氣洋洋的說是寧搖碧果然榜上有名。
只是與寧搖碧之前估計的差不多,雖然中了榜,但名次也不很高,足足排到了百名開外。大涼會試,每次大約也就取百人,這個名次若放在普通人身上不錯了,按著寧搖碧這兩年的名聲也很好‐‐但照著他當年中舉的天賦實在低的離譜。
但會試原本就是大浪淘沙,寧搖碧又荒廢了數年功課,卓昭節起初失望,但想明白後也覺得丈夫很厲害了,心花怒放之餘倒是把他大大誇獎了一回。
就連雍城侯知道後,也破例贊了寧搖碧幾句。這位君侯與長公主的想法差不多,以寧家如今的家勢,寧搖碧不走科舉之路還不是一樣出仕?然而殿試出來到底是最正統的,橫豎只要能過就成了。
至於名次,作為帝後嫡親甥孫的寧搖碧排哪裡都差不多。反正帝後決計不會虧待他的。
雍城侯府這邊歡喜此事,敏平侯府卻也是傳了佳訊‐‐卓昭粹、遊煥、任慎之、沈丹古、宋維儀、白子靜都是榜上有名,而且曾為秣陵解元的宋維儀一洗上一科因病落榜的恥辱,名列會試第一!
假如殿試不改他的名次,這一位可就是狀元了!
沈丹古與任慎之的名次隨後,一個第三,一個第六。而卓昭粹等人卻不如這三人驚才絕艷,卻只和寧搖碧差不多。敏平侯府一下子出了六位貢士,實在是讓人側目,一時間這個衰微的侯府倒是大大出了把風頭。
但敏平侯這幾年都在翠微山&ldo;養病&rdo;,而且這回中榜的人裡頭也就卓昭粹是卓家人,眾人讚嘆一番後,倒也沒有生出什麼風波來。
這許多人中榜,親眷之間當然要好生慶賀。
以寧搖碧的身份,只要過了會試,殿試時聖人只會給他提名次,是一點都不用擔心殿試不過的。所以卓昭節也放下了心,之前因為寧搖碧要專心溫書的緣故,她這大半年來都沒怎麼回孃家,正月初二時也只是匆匆一晤。
這時候會試出了結果,嫡兄和表兄弟們都有收穫,就想著回孃家說一說話。與寧搖碧提了,寧搖碧便直接陪了她回卓家。
相見自然大抵是喜氣洋洋的。
之所以說大抵,卻是因為遊熾一直沒肯露面,遊燦悄悄和卓昭節道:&ldo;四弟出了考場後,與五弟說起題目,兩人都說指望不大。結果如今五弟中了,四弟卻沒中……下半年他就要迎娶孟家小娘子,這幾日心緒都不大好,不肯出來。&rdo;
遊熾是兄長,與堂弟同科下場,結果堂弟遊煥中了榜,他卻名落孫山,偏他和孟妙容的婚事定在了會試之後。本來若是金榜題名,跟著洞房花燭,正好雙喜臨門。可這回會試失利,雖然孟家不至於因此悔婚,到底是掃興的。遊熾少年心性,也難怪會躲起來不肯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