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第1/4頁)
章節報錯
遊氏眼中漸漸含了淚,低聲道,&ldo;你繼祖母說在京畿尋個人家養,可你父親怕在京畿被她算計了去,思來想去,還是你外祖父外祖母才能夠信任!那時候你看著很不好,根本不敢等人捎信去江南,原本你父親要親自送你的,誰料他每晚熬夜哄你,又憂心過度,竟也病倒了!我卻不能把他丟下送你回去,只能讓你三哥去‐‐在碼頭上看著船沒了影,當真是心如刀絞啊!&rdo;
卓昭節動容道:&ldo;母親,都是我不孝,連累了你們!&rdo;
&ldo;不許胡說!&rdo;遊氏輕輕一點她唇,淚落紛紛道,&ldo;哪裡是你連累了我們?都是我們無用,沒把你養好,當初那老太醫說,這樣養到旁人家裡,沒及笄之前是不能問的,否則反而害了你!是以我與你父親只能靠想像,你在江南過得怎麼樣?與表兄弟姐妹處得可好?你外祖父和外祖母當然不可能待你不好,可他們也有一把年紀了,未免有精力不足的地方……再說這親生骨肉,不養在自己跟前,哪裡能放心?更何況這一分別就是十四年!你是不知道‐‐這十四年來,我與你父親真真是數著天兒過的!&rdo;
卓昭節亦是淚流滿面:&ldo;父母之恩,我何以報答?&rdo;
遊氏噙著淚笑道:&ldo;你說的這什麼話?難為生兒育女就是望報答的嗎?只要你過得好,我與你父親縱然粉身碎骨也是歡喜的!&rdo;
借了這個機會訴說了當年撫養卓昭節的不易,以及對她的憐愛,母女兩個抱頭痛哭了一場,將那堪堪相逢的生疏沖淡得近乎沒有,遊氏心裡也是一鬆,她這麼小心翼翼束手束腳的生怕說錯了一句話就存下罅隙,不就是因為卓昭節自小沒有養在身邊,所以不敢貿然說重話嗎?
當然她訴說撫養卓昭節不易以及思念女兒,也不只是為了勸戒,歸根到底是希望女兒能夠與自己親‐‐兩人彼此勸說著收了淚,都覺得再沒有更親密的時候,遊氏就順理成章的道:&ldo;照我和你父親來想,如今好容易盼望得你回了身邊,實在是捨不得你現在就出閣的……&rdo;
卓昭節此刻感動於父母拳拳愛女之心,實在說不出來自己答應寧搖碧登門提親的事情,哽咽著道:&ldo;我不嫁,我陪著父親母親!&rdo;
&ldo;不嫁怎麼成呢?&rdo;遊氏微笑著摸著她的鬢髮,道,&ldo;咱們小七娘出落得這般美貌,看你一眼,為娘就打從心眼裡歡喜!再說方才就說了,我與你父親,最盼望你們能好!雖然想你承歡膝下些日子,卻絕對不能誤了你的花信的!&rdo;
頓了一頓,遊氏才繼續道,&ldo;所以,我與你父親想,莫如先替你物色好人家,把婚事定下,婚期呢則是拖後兩年,也叫你輕鬆些時日!&rdo;
卓昭節點一點頭,正要說寧搖碧一定肯等自己兩年的,遊氏卻先道:&ldo;你是咱們家的掌上明珠心頭肉,這十四年來叫你在外頭寄養,已經是咱們做父母的積德不足了,這終身大事上斷然沒有叫你受委屈的道理,雖然原本我與你父親、你大姑姑都覺得阮大郎君好,但你既然不喜歡你這阮表哥,自然也不會勉強你嫁給他,畢竟少年夫妻老來伴,終究是兩情相悅才是好……&rdo;
見遊氏說得這麼通情達理,卓昭節感動之餘又有些羞愧,之前她回長安來時,可是做好了與家人抗爭到底的準備的,哪裡想到遊氏這麼好說話,相比之下卓昭節這個女兒卻是又任性又不孝了。
到底是親生母親‐‐就是外祖母也不敢這麼說,畢竟她是外祖母,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