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退休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慧芬這個婦女也是,跟兒子一起時要吵著轉來找姑娘,現在跟姑娘一起了還是不滿意,說是在姑娘屋裡受氣,要自己到石巖租個房子住。光是燒錢,不過李拜子曉得,她肯定是在廣州受不了黎華英的氣才跑轉來的,但在姑娘那裡受氣卻是扯謊,不曉得她要搞啷個名堂。還是像他這樣好,房子也不拆,也不走哪兒去,個人有個屋,隨便去哪兒回來都有落處。 “有錢就不得了,有錢才硬氣……”老張痴痴道。 因為信好一事,房子的拆遷款必然要重新分劃了,早先說錢都歸忠傳是認定信好是張家的孩子,兩個老人由忠傳負責,現在來看,忠傳自己還沒有落落。不過大頭還是要給忠傳,她對這個家庭的貢獻是誰都否認不了的,而且她以後沒個定數,雖然有醫保社保,身上還是要有本存摺才有後路。另外那個房子,伏家的孩子出了大力,按理也該是忠傳來安排。 剩下的錢自己身上要留一些,老太婆身體不好要留錢看病,二來以後沒得房地沒得糧食,兩個老的要生活吃喝,不能一味靠伸手找子女救濟。伸手要錢靠人賞飯這個事情在老張這裡是沒得道理的,子女孝順還好,這個年紀說歇一歇也行得通,這個子女不要還有那個子女,這也是多生幾個的好處。 就像其他的老人那樣吧,歇著算了,辛苦恁多年歇一歇,然後一家補貼一點,把剩下的錢拿出來給三個姊妹分。忠信忠旭跟忠承一樣,三個姊妹都有,當給養老院交養老費,一家輪一段時間,給他們錢了,話肯定也好說一點。 “到哪裡去嘛,你又。”席文華問他,他問這話時表情看來又高興又不高興,不高興是大家都走了,以後說話都找不到人了。高興是有熱鬧看,在家裡自在,不必考慮房子拆了之後的事情。 “……哪裡好耍就到哪裡去,高興哪裡好耍就到哪裡去,房子拆了,沒活兒了,隨我高興。” “是要耍了,退休了。”他這時就是滿心羨慕的心態,父母老了,投靠有出息的子女,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幸福,其他都不用操心了,就只要像城裡拿著茶杯和扇子的老頭到處逛一逛下下棋看看電視就好,散散步就好。 “......還不退休,還不退休入土了。”忠傳已經帶黎書慧去忠旭那裡了,她出院後因為傷口沒有完全長好不宜長途舟車,自然而然暫時安頓在忠旭屋裡。大家的打算都是等上面老房子拆了看,然後說,兩個老的想在哪兒就在哪兒,隨他們心意。 忠旭的原話是這樣,或者反正你們東西都搬到石巖了,住到那裡也可以,正好馬上趙盈上初中,她在三江讀不了還要轉去讀,你們在石巖給她煮個飯。我們在三江哪裡有時間嘛,店還沒找到,一開始做生意的話又有的忙,一個娃兒都顧不過來哪裡還有空管她。個人也恁大了,讀初中了,你們就煮點給她吃衣裳幫忙洗洗就是。 這些話暫時安撫住了老兩口焦躁的心,住在她石巖的新房子算是已成定局。 現在的情況就等她身體好些,能坐車了就可以回石巖去,這樣,暫時母女兩人還在這邊三江的房子裡。老張天天往山裡去,離得遠,晚上就在石塘忠信那裡落腳歇夜。屋裡人也不多,陳啟明天天在外面找店面,趙盈讀書早出晚歸。這個孩子,父母都是會說話的歡喜人,她卻越長大越沒得兩句話,天天在屋裡都是冷臉寡言的模樣。唯一家裡最小年紀的孩子還活躍,整天上躥下跳,幼兒園回來吃了飯還要再出去外面瘋一陣才肯回家。 剩忠旭三娘母在屋裡。不過這情況也沒維持幾天,沒多久忠傳就被劉達介紹到石巖醫院做保潔去了,那裡有個同事正好是劉達在學校的同學。這是張忠傳人生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工作,九百塊一個月,可以按時定點,根據同等付出得到相應薪水的工作,儘管大部分婦女在她這個年齡已經退休。好歹有個事情可以做,她暗自歡喜的恨不得要搬到醫院的宿舍去住,只是保潔這個工種在醫院裡並不在免費提供食宿的預算裡。所以也像趙盈那樣,白天在外面忙碌,晚上回到忠旭的房子裡去睡覺。 這樣,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