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著先到天水,再到長安,是以就先去求見了雲老族長。
豈料天水發生地震,雲老族長、木櫟的奴僕死亡,木思國人小言微,在雲族陷入亂境的情況下活下來都很難,不可能到達長安。
木思國就跟著白塔寺的百名武僧來到了金城,最後流落到五泉寺,老天開眼,讓他巧遇到李晶晶兄妹。
“妹妹,小和尚真的是小表舅。”
“這個小表舅可真是個人精。娘與姨這下可有事做了。”
就在李晶晶兄妹認為賀氏姐妹要收養木思國的時候,何義珏、何義揚都給李雲霄寫來信。
木思國被慕容英認做了義子並養在皇宮,何冬冊封木思國為從一品的郡王。
李雲霄拿著兩封信,笑道:“國郎這個小人精入了陛下、皇后的眼,竟是成了太子的義弟。”
李晶晶自語道:“當年陛下揭竿起義,並沒有得到木族的支援,怎麼就封了國郎當郡王?”
李雲霄心裡也是有疑惑,道:“陛下、皇后為何要庇護木族的後人?”
沒過幾天,李晶晶收到了木思國字跡工整的信,若不是之前見過他,還以為這是個少年寫的,哪能想到出自五歲孩童之手。
木思國在信裡謝謝李晶晶幫助他找到了親人過上了安穩的富貴日子,以後等他長大了報答她的大恩。
何敬焱看了木思國的信,面無表情的道:“這個國郎厲害的很,請陛下、皇后出面,把他嫡母整個家族趕出了本朝,又把五泉寺的主持調到了長安寺去當長老,讓白塔寺的百名武僧還俗變成他的侍衛。”
李晶晶輕聲道:“這個小人精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可真是不得了,希望他以後別長偏了。”
在木思國去長安尋親入宮的這些天,隴北官府又做了一件大事,李晶晶派出自天水城府來的災民沿著金城二十里黃河兩岸邊種上了桃、梨樹。
定朝的人都知道種樹最好的季節是在春季,河岸邊最好植柳樹。
李晶晶偏偏在秋季種樹,還在河岸邊種的是桃、梨樹。
“隴北馬上要到冬天,雪后土地結冰,剛種下地的樹苗能活才怪。”
“為何不像長安灞河那樣種柳樹,偏偏種著桃、梨樹,真是俗不可耐!”
“公主胡鬧,閻羅王寵得她也不管。等著瞧隴北這次鬧大笑話吧。”
隴北冬季黃河岸邊植果樹的事在朝堂上又掀起了不小的風波。不過這也沒能阻止何冬履行諾言,南地的新米剛到了,就派官員往隴北送去了十萬斤大米。
何敬焱讓朝廷官員將米直接河南道慕容家族,而後從慕容家族換來了十二萬斤面。
朝廷的面被隴北官府發給了天水來的二萬多災民,平均一人分到的面不到六斤,就算是吃麵糊糊,一天只喝一頓,也只夠吃一個月。
災民自來到隴北金城,每個月都按人頭從官府救濟糧食,一連領了三個月,這是第四個月。
災民原以為能領到隴北剛剛大獲豐收的馬鈴薯,每人至少能領二十斤,誰知是麵粉,每人不到六斤。
這還沒到冬天呢,看情景隴北官府沒有銀錢買糧食給災民吃了。
災民不知道怎麼捱過漫漫冬季活到明年開春,剛得了面的喜悅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為生存發愁的痛苦。
一些災民壯著膽子去問來回巡邏的官兵,他們提出的問題在第一時間報到了焱王府。
幾位官員憂心忡忡的來到了正院的大廳,相繼稟報災民的心聲,“王爺,災民已經有了房、地、衣物,可是給的糧食不夠吃,怕過不了冬天。”
“王爺,災民感激隴北官府收留他們,給了他們一切,想著冬天能不能幹點活謝恩。”
隴北官府給災民蓋的房子,用的材料是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