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頭。

從竹筐中拿出一張空白的竹簡,輕輕蘸了點墨汁後,開始奮筆疾書。

不多時。

信件就完成了。為了快速讓墨汁乾燥,他在爐火上稍微烤了一番。隨後,封好信,用繩子扎牢,並未用封泥封固。

達恭敬地接過來。

躬身說道:

“下吏必定親手將此信送到陳平手上。”

“請公子放心!”

秦長青提醒道:“一路注意安全。”

達回道:“下吏告退。”

他腳步緩緩地退出大廳。

秦長青重新坐在座席上,陷入了沉思。

他甚至設想了蕭何與韓信前來投奔的情景。

然而,

他也明白目前形勢:蕭何與扶蘇交情深厚,自己雖然有一定優勢,但尚未真正佔據主動,短期內蕭何不可能轉向自己。

至於韓信,

可能還在四處漂泊。

若能得到蕭何和韓信這樣的輔佐,一人主內,一人主外,內外結合。哪怕六國殘餘勢力多麼猖獗,也難以撼動大秦江山一分一毫。

……

另一邊,在豪華府邸的書房裡,

殷通正在揹著手來回踱步,神情陰晴不定。

不久,

他轉身看向自己的弟弟殷越。

,!

問道:

“你如何看待項梁的提議?”

殷越聲音低沉地說:

“兄長,我覺得有些危險。”

“據項梁來信提到,楚地的景氏、昭氏和屈氏不斷打壓項氏,意圖瓜分其領土。項氏不得不先下手,以除去威脅。但他們忘了之前兄長明確表示不再介入他們的紛爭。此時介入豈不是言行不一致?”

“更何況兄長你也應當看得出來,”

“大秦國勢依舊穩健,新政策已經漸次平穩,只要朝廷不再倒行逆施,那麼六國貴族難以掀起多大的浪潮。隨著日子流逝,六國貴族處境將會更加困難,萬一將來事情暴露,兄長恐會遭受連帶影響。”

“所以,我不認為兄長應插手此事。”

殷通點頭同意。

說道:

“事實上,我與你的觀點相同。”

“但我們之前已和項氏建立了聯絡,為穩定會稽,我們不能完全置之不理。自從景氏、昭氏和屈氏從咸陽逃回後,不斷試圖收復失去的地盤,與其他貴族發生衝突,導致矛盾不斷升級。三大氏族的態度傲慢,地方 也對他們不感興趣。”

“目前看起來這只是針對項氏一家的問題,實則可能是整個楚地豪族共同面臨的問題。”

“楚民苦三大氏族之害已久。”

殷越不解地問道:

“兄長,你是何意?”

殷通冷笑一聲。

說道:

“既然大家都對他們反感,我何不做個順水人情?畢竟這三大氏族是從咸陽逃出去的,本身就遭到朝廷通緝。如果我呈奏,肯定不會遇到反對意見。再加上這兩年間,這些氏族已經佔據了很多田產,這對我們的家族也大有助益。”

“你的擔憂我知道。”

“但是我們也別逼迫項氏走上極端道路。若是項氏走上絕境,後果很難預料。”

“項氏貪婪得很,想分得三大家一半的領地。但他們敗家已久,有何資格開如此獅子大口。”

“但我估計我們家能夠接受的是分一半的限度。過多地佔取會激怒地方官府及其背後的勢力。那時候必然會引發內部鬥爭。來日不多人識的人也不多,被那些官僚纏上,只會徒增困擾。”

“所以我殷氏只能拿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