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小小的貢獻(第2/3頁)
章節報錯
入了被動。
秦長青解釋道:
“我當時只是希望能夠勸退對方。”
“因為我在禁止外人接近的宮廷內居住,一般情況下,大多數人到此會心生疑慮,不會繼續威脅下去。可這位工程師為了保住自己的職位,不顧一切,幾乎瘋狂。”
“當時我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看著秦長青閃爍的眼神,嬴政目光堅定地說:“你不信任官方。”
“六國還在時,他們都認為秦國的法律嚴格苛刻,但實際上,大秦的律法細緻嚴謹,覆蓋了所有層面。”
“誣告在法律上也是明確規定的。”
“大秦實行的是‘什伍連坐’制。五戶一家伍,十伍一傢什,互相之間負有監控職責。如果一‘伍’中有人違法犯罪或者遇害,鄰居需要立刻相助,並儘快通報官府;否則同樣會受懲罰。”
“這就是‘連坐’制度。”
“像你這種情況下,儘管缺少鄰居,你可以直接到官府自行報告。”
“按照大秦法令,只要是刑事案件,必須受理並審理。”
“如果被誣告,也會依照相關條例處理;如果是真實案例,自然按法律進行裁決。”
“你被勒索之後,應立即報案。”
“即使那次未成功,但仍需按法嚴處,或淪為勞役、或被判刑多年、或處死寇。”
“任何犯罪,不論是否得逞,都將受到法律懲罰。”
“大秦的法律核心就是:‘用嚴刑來消除罪行,從而治理國家’。如果刑罰過重,民眾就會減少犯罪;反之則亂。”
“你可能會擔心官僚之間的互相包庇。”
“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擔心。”
“官僚之間也實行‘連坐制’,而且官員的連坐更為嚴格。”
“商君書中有言:‘即使官員眾多,也是同一個集體。互相監督,共同約束。這正是統治者用來確保忠誠的方式之一。’”
“根據大秦律法,舉薦不當者亦要被問責。嚴格的連坐制使得那些容易激進和狡猾的人也不敢輕易違規違法。”
“正因為如此,才能預防更多的罪行。”
嬴政深有體會地講解道:
大秦的律法強調的是用刑法防止新的犯罪行為發生。
無論是 ** 還是法官都認為,只要有足夠的威懾力,人們就不敢違法。一旦犯罪念頭冒出來,就要馬上制止。
這就是連坐制度的目的。
為了避免誣告風氣氾濫,特設有針對誣告的法律。
因此,當有人舉報時,官府必須進行審理。
匿名信是不允許存在的,收到此類信件即焚燒。若抓到匿名者,也要嚴厲處罰。
雖然連坐制度是廣泛實施的,但也著重強調知曉與否的問題。不知者不受罰,知情卻隱瞞才是問題。
聽到這裡,秦長青連忙行了個禮。
“晚輩受教了。”
“我過去對秦律理解不足,懷疑過官府的公平正義,加之自身戶籍來源特殊,故未能及時報官,以致險些幫了壞人。”
“晚輩知錯了!”
當秦長青承認錯誤時,嬴政的神情微微一愣。
他突然想到,秦長青實際上步入社會的時間還不足半個月,怎麼可能會熟知那麼多的法令。即便是居住在咸陽城裡長達二十年的人,對大秦的律法也常常只是略有耳聞,並不夠詳盡瞭解。嬴政覺得自己剛才的指責確實太過嚴格。
他的臉色稍顯緩和,“你的選擇其實不算差。”
“對於秦律的認識尚淺,今後你必須在學堂裡深入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
“大秦律法並沒有外界傳說的那般嚴酷,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