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行啊!”吳磋林牙口咬得緊緊,“洋大人,既然咱們是談買賣,就得好好商量。這次是要組織漁民夜間行船,風險太大了,不加價錢,漁民不幹啊!”

“這好辦,你們有幾艘船給我們送煤,我們加幾塊銀洋給你們。”

談判幾乎就是吼叫,聲音很大,訊息很快就傳遍了整條船。還沒等吳磋林乘坐的漁船離去,就有幾個人跑去慫恿他們的艦長,表示最好能夠上岸瞧瞧,第一次到基隆,不能白走這一遭。

於是張信就找到王鐵錘,“隊長,聽說這買煤是在外港交易,還是夜間交易,這怎麼像是在玩走私啊?”

“那你覺得我們應該咋整?”

“依我之見,管他樂意不樂意,咱們直接靠上內港碼頭,裝卸煤炭。”說完之後,張信還意猶未盡,“咱們掛的是美國國旗,就得像洋鬼子一樣橫行無忌。”

“航海桌上放置的海圖,複製的是美國人今年探查雞籠灣時繪製的雞籠灣海圖,你有沒認真看過?”王鐵錘面色有些陰沉。

“我草草看過,還沒來得及細看。不過這基隆港的海圖資料,我不要太熟悉了!”張信有些懵懂,“在大連艦院,這些海圖資料我天天可以看到。”

“你啊!太機械了,就這麼個水平還幹什麼艦長?!”王鐵錘用手指在張信的腦門上點了點,“你以前看到那些資料是二十世紀後期基隆港的資料,現在可是1854年啊。”

他告訴張信,現在這雞籠灣還沒整治,退潮之後大部為沙洲,僅能通行小舢板,定海艦這樣的輪船需泊錠海灣約三公里之遙。

“我們今天的目的,只是買煤和偵察地形,而不是攻佔基隆。只要能夠達成目的,內港拋錨與外港拋錨沒什麼區別!”

“是滴,是滴。”張信弄了個大烏龍,很有些不好意思,一個勁的在傻笑。

“你啊,作為合格的艦長還差得很遠呢!”

1854年11月1日傍晚時分,隨著一陣嗡嗡嗡的聲響,無人飛機在三千米高空,從臺北方向越過了獅球嶺,進入基隆地區。

基隆原名雞籠,雞籠灣是一個縱深3。6公里,入口寬280多米的狹長海灣,灣口外有社察、中山、盤桶等島嶼作屏障,形成山環水繞、風平浪靜的天然良港。

雞籠灣外港為環山所圍繞,外港的西邊是仙洞巖,仙洞鼻是仙洞巖伸向大海的一個山脊,仙洞鼻裡面是基隆內外港的分界;外港東面是社寮島、大沙灣、二沙灣和三沙灣,社寮島就是後世的和平島,滿清在東面的二沙灣、三沙灣築有炮臺守衛。

雞籠內港東面是田寮河,西邊為牛稠港溪,田寮河周邊及牛稠港現在還是一片塗灘地。

清雍正元年(1723),漳州人從八里坌、金包裡等處,移至雞籠,在雞籠灣西面的牛稠港虎子山築魚寮,然後向南發展至仁愛區海濱,沿著海濱建起了碼頭街肆,稱崁仔頂街,也稱雞籠街。

雞籠街南邊的南榮河流經石硬港地區,西邊的西定河流經蚵殼港地區。兩河匯成一條旭川河之後,經過雞籠街流入雞籠灣。

獅球嶺距雞籠街只有八公里多的路程,謝鼎從螢幕中看到獅球嶺北面山麓有個小山包,山包上建有一個石圍子,他立即示意斐舞均,操作無人機,在石圍子上空懸停一下。

石圍內的一棵大樹的樹杈上,掛著一隻鳥籠,鳥籠裡面一隻畫眉不住的發出動聽的鳴叫。

大樹的另外一個樹杈也掛著一個鳥籠,裡面裝著一隻絳紫紅色的小鳥,鳥頭、上胸及翼有一點黑色。

這小鳥在籠子裡面不太安分,腦袋不停的左顧右盼,還不時發出pi…lo…i…lo的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