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沒露出半截錶鏈也沒看過繡像版的《金瓶梅》和《三國演義》那就更慘,沒事千萬別出門,否則等待自己的將是一道道鄙夷的目光和無情的嘲笑。

著名的老字號古玩店“翠微齋”大掌櫃張貴芝,就是被鄙夷嘲笑的無數倒黴蛋中的一個,他好不容易咬牙忍受羞愧之心,託人走後門從同行的應家商號“寶悅軒”弄回一塊精美的西洋懷錶,可還沒掛上閃閃發光的錶鏈,就被自家小侯爺橫刀奪愛。

張大掌櫃心疼之下亡羊補牢,立刻派個身強力壯的店裡夥計,揣著四十兩銀子趕往應家商號“墨林齋”,不顧各大書院和國子監書生們的痛罵生生擠到櫃檯前,結果和滿堂擁擠不堪的讀書人一樣來晚了,要不是偶爾得知有個賣書畫為生的窮酸秀才下手早,七日前幸運地買到繡像版《金瓶梅》和《三國演義》各兩套,張大掌櫃當機立斷捧出六十兩銀子親自出馬,從不情不願的窮酸秀才手裡高價買回《金瓶梅》和《三國演義》各一套,恐怕真不好意思出門見人了。

轟動全城的兩套繡像話本是買回來了,可張大掌櫃恐怕真是流年不利犯了太歲,剛翻到潘金蓮從樓上扔根竹子砸西門大官人腦袋上的精彩畫面,就被小少爺的首席狗腿子嚴家少爺拉出門拽上馬車,拿著拜帖和燙金請柬,風風火火趕往幕府山下大興土木的紫陽觀。

兩人好不容易來到紫陽觀前塵土飛揚的建築工地,禮賢下士連續請問三個民夫頭目和兩名年輕道士,才得知小朱道長正好從城裡辦事回來了。

興奮的兩人立刻朝小朱道長所在的小橋方向趕去,剛到半路,眼尖的張大掌櫃沮喪地發現,應家商號那輛豪華四輪馬車竟然停在溪邊小橋頭,為了不暴露行蹤,搞砸小侯爺的運籌帷幄,兩人只能不甘地退回去,打算明日城門一開立即趕來。

可隨後幾天發生的事情太過蹊蹺,不但讓張大掌櫃和嚴家少爺心急如焚,也讓自家小侯爺大為生氣:

每次差不多找到小朱道士的時候總是慢了一步,幾乎是剛剛趕到紫竹園,繁忙的小朱道士已經返回幕府山下的紫陽觀,張大掌櫃和嚴家少爺不辭辛勞趕到紫陽觀,小朱道長卻又返回了城裡的紫竹園,途中馬車交錯而過竟然誰都沒留意,就像老天爺故意為難似的。

昨天下午好不容易得到急報,小朱道長那輛車頂插著八卦小旗的四輪馬車再次進城了,張大掌櫃和嚴家少爺立刻歡歡喜喜乘馬車趕往必經的十字街口,因路上堵車到那又晚了半步,眼睜睜看著車頂插上八卦小旗的四輪馬車駛入應家老三家的院子大門。

再也無法容忍的嚴家少爺脾氣來了,勒令車伕把車停在應老三家斜對面,抓住唉聲嘆氣的張大掌櫃一起等,這一等就等到深夜,還是沒見人出來,餓得肚皮貼背後的嚴家少爺和張大掌櫃推測小朱道長恐怕喝高了,今晚定是留宿應老三家嫖丫頭,最後決定暫時回家吃點東西喘口氣,明天一大早就來堵門。

兩人剛走不到半刻鐘,插著八卦小旗的四輪馬車出來了,在星月朗照下不緊不慢駛向城西的紫竹園。

次日一大早,張大掌櫃和嚴家少爺果真堵在應老三家門外等,左等右等卻不見小朱道長的馬車出來,焦慮之下張大掌櫃拿出塊碎銀交給車伕去打聽,很快得知小朱道長昨晚深夜已返回紫竹園,估計還在巡視園子的修造沒離開。

張大掌櫃和嚴家少爺立刻驅車趕赴紫竹園,表明身份後順利透過門衛,來到跑滿孩子們的東跨院,終於看到停在門內的熟悉馬車。

兩人連忙整理衣冠,拿著拜帖請柬下車前行,在院門口恰巧遇到從裡面出來的老熟人、工部主事趙訓庭,結果寒暄之後發現,趙訓庭也是來找小朱道士的,小朱道士的專車還在,人卻不知跑哪去了。

張大掌櫃和嚴家少爺以及趙訓庭等所有人,此時做夢都沒想到,他們尋找的小朱道士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