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酷暑,哪怕滾燙熱水入杯,片刻便沁涼通透,端的神奇萬分。府上這樣的好東西,不計其數,以前徐鳳年沒有來過李府,李大人迎來送往坦然自處,還會自覺闊綽,有十世豪閥的派頭,今兒就有些不合時宜了,好在徐鳳年似乎沒有任何質疑,喝過了茶,問過了李翰林的軍功和嬸嬸身體,就準備抽身離去,這讓李功德如何能放行,好說歹說一定要讓世子殿下在府上吃過接風洗塵的晚宴才行,沒奈何徐鳳年執意要趕回涼州,李功德只得訕訕作罷,臨行前徐鳳年留下一方色澤金黃的田黃石素方章,李功德是早已練就一雙火眼金睛的行家,好不容易忍住吃相才放回桌上,沒有真的愛不釋手。
送出書房,陪著徐鳳年向儀門走去,不巧遇上了回府的李負真,在一條廊道中狹路相逢,老狐狸的經略使大人真是連臉皮都顧不得了,藉口肚疼拔腳就走,讓女兒代為給世子殿下送行。徐鳳年此行造訪,馬伕是青鳥,暗中有陰物丹嬰,明面上可以帶在身上進入府邸的就只有書生陳錫亮,當時見著李功德也只說是涼州不入流文散官的儒林郎,李功德卻是恨不得連陳錫亮的祖宗十八代都給記在腦子裡,天曉得這寒士裝束的讀書人明天會不會是一郡郡守,然後後天就成了陵州牧?
陳錫亮看到廊道里氛圍尷尬,就不露聲色後撤了幾步,負手打量起廊道里的珍稀拓碑,遠離徐鳳年和那名冷豔女子。
徐鳳年笑道:“就不麻煩你送行了,我認得路。”
壓下初見面時的震驚,李負真默默轉身走在前邊帶路,卻始終不說話。
到了來時來不及開啟去時必定洞開的儀門,徐鳳年熱臉貼冷屁股地謝過一聲,就帶著陳錫亮走下臺階步入馬車。
李負真沒有跨過門檻送到臺階那邊,眼睜睜看著儀門緩緩合上。
李功德其實就站在女兒身後不遠處,輕聲道:“負真,以前故意帶你去王府,是想著讓你跟他近水樓臺,這次讓你送行,不是啦。”
父女二人緩緩走回內院,李功德緩緩說道:“很多機要內幕,其實爹這個當擺設的經略使也一樣接觸不到,但既然連北涼都護都給擠兌得去了西蜀,我想這個你瞧不起的男人,總不至於如你所想,是棵扶不起的歪脖子樹。你呀,跟你娘一樣,挑男人都不行,當初你娘死活不肯嫁我,私底下愛慕著一位飽讀詩書的才子,說我一輩子就是當個芝麻綠豆小小官的命,嫁了我得一輩子吃苦頭,要不是你爹沾了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歡喜的光,幾乎是綁著你娘上了轎子,這世上也就沒有你和翰林嘍。再回頭去看看當年那位金玉其外的才子,明明有比你爹好上太多的家世,直到今天在陵州也就做了個窮鄉僻壤的縣令,在官場上被排擠得厲害,也就只能回家跟媳婦發脾氣。這還是爹沒有給他穿小鞋,天天喝酒發瘋,說自個兒生不逢時壯志未酬。爹跟你說件事,你記得別去你娘那邊嘮叨,我當陵州牧的時候,那傢伙惹惱了同縣的將種子弟,差點連縣令那麼點官帽子都給弄丟了,老大不小的一個好歹知天命年齡的人了,舔著臉給我送銀子送字畫送名硯,爹呢,東西一件不少全收了,不收怕他傾家蕩產後想不開就投河自盡去了,後來在縣政考評上,我幫他寫了十六個字,風骨錚錚,清廉自守,獄無冤滯,庭無私謁。這才保住了縣令的位置,爹事後把東西一樣不少還給了他。這件事情,你娘一直矇在鼓裡,你當個笑話聽就行。之所以給你講這個,是想讓你知道,一時得失榮辱,不算什麼,看男人啊,就跟看玉石是一個道理,《禮記》有云大圭不琢美其質也,好似那素活好的翡翠,無綹不遮花。有些男人呢,就跟熗綠的翡翠一個德行,外行看著顏色還行,其實水和種都差得很。負真,你別先急著幫那個你看上的那個傢伙辯解,爹說好不棒打鴛鴦,就會信守承諾,這幾年也都在給他鋪路搭橋,族譜差,爹幫他入品,由寒士入士族,沒考上足金足銀的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