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見,並通知沙俄使者“立即離開”。沙俄不死心,過了一年又攜帶沙俄的國書及禮物來求見,書庫爾態度強硬,要他們:滾出兀魯思!
這期間,僧格還粉碎過俄軍的入侵,很好的替大清守住了與沙俄的大門,遏制住了沙俄入侵東方的腳步。
康熙十年,準噶爾殺死他的哥哥僧格和侄子,自立為準噶爾汗,噶爾丹篡位後,從康熙十三年到二十二年十年間,噶爾丹幾乎每年都派人與俄國勾結,陰謀訂立軍事同盟。
此時的大清內朝不穩,康熙無暇顧及噶爾丹,讓噶爾丹迅速壯大發展了起來,野心也日益膨脹。自康熙二十七年,噶爾丹親率騎兵佔領整個喀爾喀地區以來,氣焰更是囂張,對康熙的責令置之不理,反而乘勢南下,深入烏珠穆沁境內,猖狂南犯,至烏蘭布通境內,眼看就要威脅到京師的安全。
對於噶爾丹的猖狂,康熙一面和沙俄簽訂協議,斷了他的後路,一面下令就地徵集兵馬,嚴行防堵,同時調兵遣將,準備北上迎擊。
康熙二十九年六月,康熙決定御駕親征,七月,噶爾丹就入犯烏珠穆沁發動叛亂,康熙立即調兵遣將,兵分兩路:授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在太和門賜敕印,大阿哥胤禔為副將領左路軍出古北口。
恭親王常寧為安遠大將軍,簡親王雅布、信郡王鄂紥為副副將領,領右路軍出喜峰口,從左右兩翼迂迴北進包抄,企圖消滅噶爾丹軍於烏珠穆沁地區。
康熙對此次征伐葛爾丹信心十足,親臨博洛和屯坐鎮指揮,先後遣內大臣阿密達、尚書阿喇尼、都統阿南達等,康親王傑書,簡親王雅布,內大臣索額圖、都統蘇努,令蘇努同赴巴林,又趣阿密達、阿喇尼等各率所部兵力,西出西遼河、洮兒河,與科爾沁蒙古兵會合,協同清軍主力作戰,企圖一舉拿下葛爾丹,以絕心頭之患。
恭親王常寧率領右路軍北進至烏珠穆沁境遇噶爾丹軍,雙方一場惡戰,過了多年的太平日子的八旗兵後代們,不敵剛從戰場上廝殺過來的葛爾丹部,傷亡慘重,恭親王忙令所部南退,噶爾丹部士氣大勝,乘勝追擊,長驅南下,渡過沙拉木倫河,進逼烏蘭布通。
此時裕親王福全和胤眩�柿斕淖舐肪�步�廖誒疾紀�希�滴跫繃罟�淄醭D��視衣肪�V鼓銑罰�敫H�岷希�驕�喜⒁淮ν椿韝煉�び諼誒疾紀ǎ�滴跬�被古殺��す榛�牽�嘔�嗷韝煉�ぃ�掀涔槁罰�滴醪急�轄鰨�髖溲杆伲�票匾�迅鴝�ひ瘓偌咼稹�
康熙這時候卻因病把三軍指揮權全權授予裕親王福全,自己在行宮養病,他眼看著勝券在握,並不太擔心清軍失利,康熙一邊擔心著前線的戰事,一邊惦記著京城皇太子胤礽及烏力吉等人,康熙命人火速招胤礽和胤祉來行宮。
馬蘭不通位於克什克騰旗之西,該地北面靠山,南有高涼河,地勢險要,葛爾丹輕敵冒進以至於被困於此,猶不服輸,迅速調整策略,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物質做防禦準備,如困獸一般做最後一搏。噶爾丹不愧敢跟康熙一戰,且直鬥了幾十年的一員猛將,在敵強我弱得情況下,不畏形勢險惡,背山面水排陣設兵,利用託運物質的萬餘駱駝捆綁四蹄,令其臥地,又在駱駝背上綁上木頭箱子,再覆蓋上溼氈,擺成一條如同城柵的防線,設定障礙,謂之“駝城”,葛爾丹令將士們於藏身於駝城之內,依託箱垛放槍射箭還擊對方的包圍。
此時的清軍火槍隊規模已是不俗,且多是不善騎射的漢兵組成,清兵以火器部隊在前,兩人一組輪流射擊,步騎兵在後以備衝破防線上陣絞殺敵兵,兩軍隔河佈陣,一觸即發。前線的裕親王福全作戰保守,追求穩紮穩打,八月初一中午,兩軍交戰開始,清軍集中火銃火炮,猛烈轟擊葛爾丹的駝陣,從午後炮擊至日落,葛爾丹的駝陣被炮火轟斷一分為二,清軍及時揮軍渡河進攻,步兵從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