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一處凌雲棧道可是真的凌雲棧道,下方就是懸崖峭壁。

這條棧道自上而下盤旋九曲,這便是“九曲棧道”,是與修建佛像同時開鑿的。棧道頂端有一長廊式亭閣,棧道第一折的經變圖雕刻精細,並刻有樓臺亭塔,是研究唐代建築和石刻藝術的寶貴資料。

棧道最寬處1.45米,最窄處0.6米,共217級石階。

眾人沿著石階緩步前行,絲毫不敢走快。

饒是宋欣然 向來膽大,都下意識的挨著林淵前行,羊羊更是膽小,全程緊緊的貼著牆壁,不敢往外看。

丹妮和文君、愷雯她們幾個女生,一個個也都臉色泛白,緊張的都快不敢呼吸了。

林淵雖然也覺得很險峻,但是也能感覺到這個棧道用料還是很結實的,所以倒是不擔心安全性。

走在上面時,還有空往下望呢,不得不說,雖然這棧道之上地勢險峻,但是往下看,風景還真是一覽無餘,感覺很棒。

從九曲棧道來到了壁津樓後,一行人有點失望。

璧津樓雄踞在凌雲後山的山道上。從山頂俯視,好似於青山綠水間突然出現的世外仙境。從山下仰視,又不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只不過作為景區的景點之一,壁津樓雖然位置不錯,但是這個牆壁和建築風格,一看就是現代的建築。

羅輕語也注意到了大家的神色變化。

不過卻沒有多說什麼,而是給大家介紹了一下壁津樓:

“大家可能覺得我們壁津樓好像是現代修建的仿古建築,確實大家沒看錯,只不過我還是要給大家解釋一下!”

“璧津樓原址在樂山城南,建於宋代,據《水經注》和宋代魏了翁《璧津樓記》記載,“璧”字取自青衣江盛產璧玉,“津”字是渡口的意思。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就是對岷江在新津五個渡口的描述,故名“璧津樓”。現建璧津樓的地方,原是祭祀川主神像的洪川廟。”

“後來因為一些原因,我們就把璧津樓移建此處,依山取勢,不拘一格,具有明清寺廟建築的特色。牌樓正坐石階,右面沿崖端建有15米長廊,左面向上依次排列三層樓房,有一小院落。整個璧津樓參差而緊湊,碧瓦朱樓,組成一個輝煌秀麗、雄壯雅緻的仿古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