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我們需要這個親戚

() 羅五桂看著煞有其事的王祭祀,還有怔忪難明的生番首領,荒謬絕倫的心緒就在胸膛裡一**拱著,就覺得不嘔不行。**()

失散一萬年的親戚,你還真說得出口啊……

時間拉回去小半日,場景轉到天門的浦州鄉公所裡,他和通事館蔡新、範四海、桑居九、王臨,以及一干官員學者和士子們都在。

在場眾人既有經手實務的專家,也有專搞大義名分的學者,“英華如何與東洲生番相處”這個議題,很快就轉為“華人與生番到底有什麼關係”,當然,實質就是“需要有什麼關係”。

然後就有學子援引《居延盟誓》,認為可以將其擴到東洲生番上。

《居延盟誓》是在居延大戰後,英華吸納漠北蒙古所訂立的綱領檔案,確立了英華對漠北蒙古的統治權。盟誓更重要的部分,也就是為國中不少“漢粹”所抨擊,大多數人也認為矯飾虛無,無甚意義的前言裡,宣告蒙古諸部為華夏苗裔,與藏、苗、瑤等族共為華夏子民,與漢人同享華夏,共尊天道。

這個盟誓是薛雪主導,內裡蘊著英華處置各族事務的政治原則,也就是民族大義。國中各方對此有不同理解,主張英華該是純漢之國的“漢粹”自然難以接受,而他們的解讀也帶動了一些神經敏感之人,他們就認為,蒙古人能是華夏子民,那豈不意味著滿人也能是華夏子民?這不是壞了英華的立國大義?

不過這些人終究是少數人,大多數人都下意識地將這項原則跟傳統的“華夷之辨”融合起來看。入華夏者華夏嘛,既然蒙古人入我英華,尊華夏天道,那就是華夏子民,可稱為同胞。至於滿人什麼的,他們一心要奴役漢人,自居一國,外於華夏鼎革後的道統,那當然就外於華夏。

而熱血之人和軍方也很歡迎這項原則。很明顯,這項原則是符合英華擴張所需的大義名分。有這項原則在,異日英華插手準噶爾。收復烏斯藏,那都有“道義”支援。

國中主流輿論更批駁了“漢粹”,還深度剖析了諸如苗、瑤、藏等族隨同英華一同立國,一同征戰的歷史。認為英華不分族裔,是以鼎革道統立國,而盤石玉、隴芝蘭和龍高山、格桑頓珠等各族將領對英華所作的貢獻也清晰地顯示,英華非一族之國。…_()更多人還提到了盤金鈴,至今大家都當她是瑤家女子。瑤人更尊其為女媧轉世。

不少“有識之士”卻暗中嘀咕,嘴上說得光鮮,可朝廷貫徹的“各族互通”之策,卻在推動漢人入少民之地,苗瑤少民不習漢文,不通漢律就難分沾一國之利。甚至各族土司都得仿效漢人縣府,立起族老會議,明頒法令。法事獨立。根底其實是推著少民跟漢人相融。

根底是根底,但“不分族裔,天道立國”的原則卻是國中大義,因此公開歧視他族,宣稱英華只是漢人之國的言論,都要引他人側目。鬧得大了,還要吃官司。

所以。《居延盟誓》在國中沒有引發太大的波瀾,而這項由薛雪推動的民族原則。也已經擴之湘西、雲貴、四川等各族土司之地,之前屬於緬甸的蒲甘,也以此為法理,重組了政府,納入到英華直屬國土體系中。同時英華還以此為橋樑,正跟**、班禪以及烏斯藏世俗貴族溝通,推動烏斯藏“迴歸”華夏。

腦子裡還糾纏著傳統華夏觀念計程車子有時也很糾結,英華所立這個“華夏”,範疇脫離了漢人,脫離了族裔,未免太寬泛了點,可道黨一系卻直言,這也是應時而生,應需而生。皇帝當年在扶南會盟南洋諸國君王時,就曾提到過“中洲共榮”【1】,中洲或者中土的概念,不正是一個更大的華夏麼?

基於上述背景,《居延盟誓》一被提出來,就獲得了眾人的一致認同,根據這個綱領,將東洲生番跟華夏扯到一起,那是最符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