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西園軍在左津谷北部的營地,在雙方術法神通的對峙下,地形也幾經改易,甚至就連營地就不斷小範圍的騰挪,山嶺崩裂、在左津谷北面出現一座千餘畝水面的裂峽山湖。
到處都流有烈焰岩漿燒灼的痕跡,還有一根根尖銳的石刺突兀的刺出大地,上面偶爾還有沒清理的將卒死屍。
到處都是劍光戟芒劈斬過的痕跡。
難以想象陳海他們一支孤軍,竟然依靠簡陋的營寨、幾十輛煉有防禦法陣的輕型戰車,能在數十萬叛軍的重圍支撐下來。
衛於期接到太尉府的符詔,黯然交出主將兵符,但在兩百餘扈衛的簇擁下,踏下返程之前,面對送行的諸將,單單對陳海揖手致禮。
衛於期乃是修行逾百年的道丹境人物,他單單對陳海致禮,自然是令眾人動容,但大家也不覺得多意外,恰是陳海的北援及堅決防守,不僅保住西園軍的根基未毀,也保住衛於期的一世名節。
董寧也站在相送衛於期的人群之中,看陳海還是略顯得臃腫的大闊臉上傷疤交錯,密茬茬的絡腮鬍子,給衛於期回禮時,他深琥珀色的眼瞳看上去還是那些的堅毅鐵血,難知他面對衛於期所給他的這份榮耀,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陳海心裡卻有惆悵,心想要是等衛於期知道英王贏述的算計以及他與屠子驥、趙融都是英王贏述手下的爪牙之時,對他是否還會存有半點感激之情?
***************************
衛於期在扈衛簇擁下乘車而去,西園軍迎來新的主將以及以往未曾設定的監軍使,算是可以重新翻過一頁了。
由於此前陳海處於叛軍的重圍之中,與外界斷了聯絡,文勃源、樊春也不清楚這兩個月來,陳海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最大的罪責都由衛於期一人扛了下來,那剩下就是擊退叛軍的戰功,但也還要捋清楚這兩個月來陳海他們經歷了什麼,才好具文上稟太尉府逐一封賞。
文勃源、樊春也需要進一步捋清楚左津谷西園軍的戰力,才能制定下一步的作戰策略——陳海他們在左津谷堅守了兩個月,也需要進行休整,短時間內都無法追擊叛軍的能力了。
封堵左津谷以絕退路,表明決死之心志時,左津谷西園軍及民勇,兵員共有四萬三千餘眾,戰亡及重殘徹底失去戰力的人數,合計有一萬七千餘眾,還剩下兩萬五餘眾,分歸陳海、屠重錦、姚啟泰三部統領。
陳海所部承擔最艱鉅、兇險的出營反擊重任,損傷也最重,但戰力依舊最強,還剩一萬四千悍卒。
屠重錦整合民勇及此前的潰逃殘卒,加上當初隨他從秦潼關逃出的部將,還有九千戰卒,過去兩個月,戰事雖然艱苦,但民勇及殘卒已經完成整合,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相信也將一支虎狼之師。
姚啟泰及華哲棟、芻容等從雷陽穀潰逃出來的將領,整編一部,最初只得編入五千殘卒,這時候就剩兩千人左右。
“西園軍雖有雷陽穀之大潰,但皆是衛於期察敵不明,西園軍編練一年,戰力已得檢驗,英王殿下有意建言太尉府在西園軍正式編建三大營,也有意將此番徵調的京兆府五萬衛戍軍都編入三營,確保後續的戰事能順利進行,儘快剿平秦潼民亂,為國分憂,”
散騎常侍文勃源聲音略顯尖銳,在大帳內坐在樊春的下首,但大家心裡都清楚他才是英王贏述的真正代言人,
“陳海修為雖然略弱了一些,但他戰功彪炳,以車騎都尉銜執掌第一大營,相信諸將都不會有什麼疑問。屠重錦戴罪立功,但他將職能恢復到什麼程度,還需要太尉府議決,第二大營只能說暫時交給他節制。姚啟泰,你將兩千殘部將卒都交給屠重錦節制,而原西園軍第五、第八、第九都將卒都編入第三大營,你除了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