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連3排的情況與1連1排相仿。他們下船後就遭到敵人地堡火力的阻攔,是在連隊副指導員的帶領下,用手榴彈連續攻克敵人的兩個地堡,才掃清障礙,於14時34分在山嘴林登陸,佔領了敵人的第一道塹壕。

3連1班在班長王德順的帶領下,沿著交通壕向山脊猛衝。但王班長很快就發現山崖下敵人的一挺重機槍和一支火箭筒,嚴密封鎖住南一江山的島岸,使兄弟部隊受到很大傷亡。

“跳崖!”王德順果斷的一聲令下,全班戰士循聲立刻從3米多高的崖壁上一躍而下。這從天而降的突襲,使敵人打得正在興頭上的射手措手不及,立馬便被解除了武裝。1班戰士高興地看到,兄弟部隊的面前呈現出坦途。

某部3營也於14時37分在同一地點登陸……

我軍第60師第一梯隊的3個加強步兵營佔領敵人的第一道塹壕後,在支援炮兵、護衛艦和強擊機等火力掩護下,不停頓地向敵人縱深發展進攻。

為了迅速擴大戰果,徐大隊長下令“瀋陽”、“武昌”艦延伸射擊,協同支援登陸部隊攻擊前進。但他們看到步兵指戰員前進到■望村時,遭遇到敵人暗堡的火力阻擊,傷亡增加。

這■望村地形突出,是個饅頭狀巨石,標高約50米,我軍炮火射擊困難,加一點距離打成遠彈,減一點距離又打成近彈,甚至可能誤傷登陸的步兵。這個關鍵時刻,指揮員著急,槍炮長束手無策,炮長等待射擊命令,裝填手裝填了炮彈焦急地待命發射……

大隊槍炮業務長宋瑞雲急中生智,忽然想起幾年前的渡江戰役時,攻打浦口北邊大頂山的敵人陣地時也遇到類似的地形,那時他所在的炮連是採用了同距離齊射的方法,使炮彈自然散佈命中了點狀火力點。此刻,毫不猶豫地告訴孫槍炮長:“立即用‘同距離齊射’快放3發。”孫槍炮長下達射擊口令後,前、後主炮各快放3發。電話兵向指揮台報告3發齊射完畢後,孫槍炮長根據觀察彈著點的情況,又下令各快放3發。這時,雷達班長報告距北一江山島的島岸僅10鏈,訊號兵觀察陸軍部隊的突擊連紅旗已經越過■望村向前進攻。無疑是這12發炮彈起了關鍵性作用。

先發制人(21)

14時36分,敵人南一江島戰防炮一門突然向我軍“瀋陽”艦襲擊,一發57戰防炮彈打中雷達室、三艙室、左舷海水管路。

雷達班長王同馨是北京人,原是國民黨“重慶”號巡洋艦計程車官,曾經在英國學習過雷達技術,對雷達的實際操作、繪算等業務都十分精通。1949年4月他在南京參加起義後,被分配到“廣州”號護衛艦。這次系由於該艦進廠檢修,臨時調到了“瀋陽”艦。當時,他已經32歲,組織批准其結婚,未婚妻已經來到部隊招待所。但他不幸在戰鬥中被敵彈穿過胸膛,沒來得及進洞房便壯烈犧牲。

棄暗投明參加革命,幾年來血與火的磨礪,生與死的考驗,苦與樂的交織……他終於在人生的大課堂上,用自己的實踐填寫出一份最佳的答卷。

這時“瀋陽”艦距離北一江島僅9鏈,處於敵人炮火的有效射程內,易受炮火襲擊。徐大隊長遂下令搜尋敵人炮兵陣地,予以殲滅。

時間就是勝利。宋瑞雲見孫槍炮長的主要精力是以炮火支援步兵奪取203高地,無暇觀察敵人的南一江島炮陣地,便向徐大隊長請示:“由我直接指揮主炮區隊射擊。”

徐大隊長當即批准同意後,宋瑞雲立即下達射擊命令:“主炮區隊準備轉移火力,向左60密位加2鏈,快放3發!”

這一緊急措施是他1948年5月在華東野戰軍特種兵縱隊特科學校學習的陸炮射擊“簡易指輻測量法”,不用測量儀器而採用手指測量賦予主炮射向轉移火力射擊的方法,實踐證明是可行的。這樣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