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地的撒開了一張大網,而郭汜卻毫無所覺,心中仍然在猶豫著該如何的做才好,一直被郭汜看押在身邊的漢獻帝劉協,一路上也看出了郭汜的情況很不妙,可是郭汜逃出長安時太急了,以至於劉協身邊的那些個忠於劉協的大臣一個也沒有跟上來,劉協身邊甚至連一個侍候他的太監都沒有。

劉協很想找機會逃走。可沒有人的幫助下,劉協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逃走,郭汜一路上逃的急了,從小就沒有受過苦的劉協,這一路上可被折騰的不輕,劉協雖然被董卓和郭汜先後挾持,可他畢竟頂著一個皇帝的招牌,身邊總是有著侍候他的人,幾時吃過這種沒有人侍候,一天到晚被綁上馬上跑路的日子,偏偏還沒得好吃的好喝的。這一累著,路上又是風吹雨打的,劉協便開始生病了,心中處於惶惶不可終日的郭汜,並沒有注意到這一些,等注意到的時候,劉協已經發起了高燒,郭汜的軍中倒是有幾個挾持來的郎中,但這幾個郎中都是給人看傷的,軍中是主要的毛病,就是在戰場上受傷了,而張仲景的傷寒論雖然是寫出來了,但並沒有在這個時代推廣,那幾個醫術低微的郎中面對著發高燒的劉協,並沒有什麼好辦法,又缺少一些必要的藥物,劉協也就只能發著高燒,期待著自己的身體能不能抗的住。

劉協是郭汜握在手中的一件很重要的籌碼,自然是不願意劉協就這樣死了,可是那幾個郎中束手無策,郭汜也沒有什麼辦法,心情本來就很不好的郭汜,心中更是難受了,而且郭汜也不傻,這要是劉協死在了他的手中,他郭汜就算想投降於劉民也是不可能的了,一個皇帝死在他郭汜的手中,不明白真相的人一定會說是他郭汜弒君了,劉民做為大漢皇室中人,頂著一個劉候爺的招牌,那麼劉民說什麼也不可能接納郭汜的,劉民如果傻到接納了郭汜,那麼郭汜弒君的名聲就會轉到劉民的頭上來,會有很多人說,是他劉民下令讓郭汜殺了劉協這個皇帝的,要不然,他劉候爺怎麼會收留一個弒君的人。所以,劉民只會把郭汜殺了,以振他劉候爺的名聲,以維護他做為皇室劉家人的正統名聲。

就在郭汜心中很煩惱的時候,顏良和文丑的三萬騎兵先鋒隊伍追了上來,顏良與文丑並沒有立即發動進攻,一來,是等待著後續的大軍到來,二來,顏良與文丑跟著劉民這麼些年,打仗已經不是那種莽夫了,知道在開戰之前,先要瓦解對方計程車氣為先,在顏良他們看來,郭汜這時候已經是走投無路了,自己沒有必要與對方再打硬仗,能夠兵不血刃的讓對方投降是最好的,戰爭,可不是死的人多就是功勞,而是要獲得最大的利益才是最大的功勞,這一點上,劉民是很注意教育手下的一眾將領的,而且劉民也一貫不喜歡打那種拼消耗的戰爭,在劉民這個主公的帶領下,無論是張遼,趙雲,還是顏良,文丑,龐德他們,這些早期跟著劉民的人,都劉民給潛移默化了,在戰爭中,一般是不會再與對方硬拼,哪怕是自己一方的兵力比對方強上數倍,也會盡可能的使用一些計策來幫助自己贏得勝利。

郭汜的軍隊中,有著大量賈翊派出的間諜,這一點上,顏良與文丑做為劉民的心腹,是知道的,所以顏良與文丑一邊用大軍壓迫著郭汜的軍隊,一邊卻讓人不斷的將一些傳單射入郭汜的軍隊中,這些傳單都是宣傳洛陽方面的招降政策的,同時也是在暗示那些潛伏在郭汜軍隊的間諜策反郭汜的軍隊,這個時代那些諸候的軍隊中計程車兵,很少有識字的,不象劉民的手下軍隊中,時時刻刻的都在對士兵進行教育,郭汜手下計程車兵都是西涼一帶的人,士兵中識字的人更少,顏良這種拋射傳單的行為,正常情況下,除了那些將領之外,那些士兵撿到這些傳單都看不懂,更就別談什麼受到傳單上的影響而放下兵器投降了。

這些傳單的主要物件,也就是那些潛伏在郭汜軍中的間諜了,這些人在撿到了那些傳單後,自然也就明白是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