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敗吐蕃十萬大軍,隨後西線段珩兩萬精兵奇襲正面吐蕃大軍身後的亞姆布城,將十五萬大軍的糧草付之一炬,西線吐蕃大軍缺糧之下全線潰敗,將兩條進入吐蕃的路線都讓了出來,隨後兩隻大周軍隊兵圍吐蕃國都邏些(今日拉薩),當代吐蕃贊普達贊芒贊在抵抗了十五天之後,被李逸用火藥炸開邏些北門,達贊芒贊投降。

達贊芒讚的投降宣佈了吐蕃之戰的結束,隨後達贊芒讚的四個兒子都被送入長安學習,吐蕃割讓西部羊同地區,羊同是當時吐蕃最重要的畜牧基地,失去了羊同地區可以說一下令吐蕃失去了大部分力量,定武八年中旬,大部分周軍撤出吐蕃,吐蕃之戰結束,大周西邊最主要的幾個勢力基本都被掃平,這種武力威懾加上後來一直實行的殖民掠奪,令西面一直平靜了近四百年,直到吐蕃第五十六代贊普貢松貢贊發動反周戰爭為止。

定武八年之後,三年的修生養息,加上重新繁盛的西部商路,整個大週一片繁盛,定武十一年的春天長安的人潮見證了這十多年的成果,長安城西門外,矗立了一座大殿,這座大殿周長五里,殿中石樑巨柱,極為宏偉壯觀,所有牆壁柱子全是最為堅硬的花崗岩做成,門前是花崗岩鋪成的巨大的廣場,圍繞廣場的全是身穿大周鎧甲石制的人像,都是軍人打扮,這些石像栩栩如生,共有一百多座,都是三米多高,採用寫實雕刻,正對廣場的大殿正門,沒有大門,十八根巨型石柱頂著一個一體的圓頂,取自天圓地方只說。

任何人在這個巨大的大門前都會覺得自己的渺小,大門正上方是一面巨大的石匾,上面是當今聖上親手所書的三個大字“武帝殿”,大門進去之後就是一個長長的走廊,走廊兩邊都是石像,這些石像是當年陪伴李嗣業一同赴死的親將,整個大殿這種石像共有一千多座,走廊的兩邊是碑廊,裡面的石碑刻有密密麻麻的性命,全是這十幾年中為了大周犧牲的將士名字,每個碑屋之前都有一個巨大的香爐,每日香菸不斷。

走廊的盡頭是三座巨大的建築,裡面巨大的石臺上面層層疊疊放滿了靈位,這是能夠收集到的戰死將士骨灰存放的地方,每月逢初一十五前來上香的人絡繹不絕,走過這三座靈殿,最裡面是一座大過前面三座靈殿的建築,飛簷掛壁,整座建築通體用黑色的石頭砌成,外壁上面刻滿大周士兵拼死戰鬥的浮雕,一股慘烈的氣勢撲面而來。

這座大殿只供奉了一個靈牌,巨大的石制靈牌如同一面超大的石碑,在殿中一個祭壇一般的石臺之上矗立,石臺頂端為四方型,都有石制護欄,靈牌正中刻有十七個大字“大周至真慈孝勇烈皇帝太祖李嗣業之位”,石碑一樣的靈牌通體紅色,被打磨得光可鑑人,石碑周圍全是雕刻的雲紋,最上端刻有一條雲中龍,龍頭在石碑上偏右,牙須宛如真龍,栩栩如生。

這塊石碑的材料是安西碎葉取來,整塊石料將近十米高,在長安城中加工了一年才成為現在的樣子,整個武帝殿建設了六年才建成,這是李佐國為了幾年自己的父親李嗣業建造的祭拜之處,大周戰死的將士接受供奉的地點也在此處,武帝殿將作為大周英烈最後的歸宿,陪伴大周王朝一路輝煌。

武帝殿不禁止百姓入內,只有這擺有李嗣業靈位的真正武帝殿是禁止普通人接近,這裡長年有三百禁軍將士把守,李佐國已經定下規矩,所有的皇位繼承人,包括不是太子的皇子,還有公主,在十二歲這一年必須來武帝殿居住半年,李佐國要讓自己的子孫都要記住,大周是以武立國,所有的盛世繁華都是打下來的江山,先輩的犧牲後世子孫不可相忘。

今日是二月二,正是踏青登高的好時節,此時武帝殿內卻是靜悄悄的,殿外本來站崗的禁軍士兵也是一個不見,石臺之上石碑之前,一個身穿龍袍身材高大的身影靜靜的立在那裡,正是當今大周皇帝李佐國。

李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