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就再未旁落。
第一任老闆姓劉,他也是內地人披著港商的旗號,靠走上層關係和不正當**作取得了玫瑰園地塊。看來和秦然的謀劃很相近,只不過人家在1992年就已經發家,算是天京城內響噹噹的一號人物。如果其安心開發,應該也能富甲一方。但以前錢來得太快,又習慣了忽悠,掙不得緩慢開發的慢錢。結果劉老闆東牆補西牆,挪用訂金工程款四處撒網亂投資,結果欠下鉅額債務,最後心態失衡以自殺告終。
第二任老闆也是一個傳說級人物,他姓鄧,是香港房地產中介的奇才,現在許多房地產中介行業規則都是他一手創辦。他僅以8000萬代價就拿到了玫瑰園這一龐然大物,這筆生意無論是從現在看都是非常非常划算的代價。照理說,作為房地產中介的教父級人物,在1994年也踏入了億萬富翁的行列,開發玫瑰園這樣的別墅專案不是手到擒來。但鄧老闆卻有著香港人的優越,忽視了內地的基本國情,把在香港那邊的做法生搬硬套到天京來。空降香港高管、用香港模式應對天京紛繁複雜的各式關係,當然是水土不服。然後又捲入手續違規跑批文的漩渦,把自己多年來掙來的億萬身家都往玫瑰園這個無底洞投,結果發現砸了好久水聲都沒有一個。最後遇到國家調控房地產市場貸不到款,又遇人不淑養了白眼狼,弄得心力交瘁,高息拆借天京權貴的資金到期無法償還,只好以極小代價再次轉讓玫瑰園這個專案,從此退隱江湖。
第三任老闆也是香港人,是第二任老闆的朋友,姓陸。陸老闆可以說祖墳冒了一下煙,僅答應替第二任鄧老闆償還個人欠下的幾百萬港幣和送給他5套別墅,就得到了龐大的玫瑰園專案,當然還有連帶的各式欠債6。5億。如果他肯靜下心開發,或者擺平公司內部的人際關係,尤其是不要激怒第二任鄧老闆讓其配合辦理法律手續,一切結果都會完全不同。在公司高層內鬥之下,重重內幕曝光於媒體之中,引得原本就已經失去耐心的債權人集體向法院起訴。100多家債權人,10億餘的債務,徹底壓垮了陸老闆,只得眼睜睜看著法院把整個玫瑰園專案查封。
手續不全,資不抵債,玫瑰園在1998年底評估僅值5。88億,卻欠了別人10個億,破產是其重生的唯一出路。由於天子腳下,影響巨大,又牽涉到許多來自港臺國外的債權人,所以特事特辦,天京市決定用法律手段解決這一問題。
“中國房地產最大的破產案”,1999年無數媒體記者用這樣粗大的標題來形容玫瑰園專案。
在法院公佈破產拍賣後,起拍價僅3。88億,比上一年底的估價足足少了2個億,但居然連續三天沒有人敢接手這一個專案。此時在業內流傳,這是一個被詛咒的專案,因為其觸動了天京皇陵的風水。當然這只是一個笑談,真正的原因是大家都對其沒有信心,砸了3。88億後還要進一步投入近2個億來進行後期施工。在1999年,國內的別墅豪宅市場沒有開啟,就算是玫瑰園已經繳納訂金的業主都是港澳臺人士居多。砸了重金,失敗的風險卻很大,沒人能敢冒這樣的風險。
在主審法官心灰意冷之時,都準備取消約定好的拍賣會,一個來自江州的報名電話給了他一劑強心劑。
“江南地產?”
主審法官聽名字有些熟悉,但又不知道其具體實力如何?不管如何,對方老總已經趕赴天京提交驗資報告,只要錢到位解決這一燙手山芋管他是什麼人。想到這裡,主審法官心中大定。
“天京玫瑰園?”
當秦然選擇要前往天京,參加天京玫瑰園專案的競拍時,所有高管都驚訝不已。
“是的,就是它,我們公司就是征服它的主人!”
秦然胸有成竹地回答道。
公司老闆天馬行空的謀劃,眾高管已經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