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一條講述英曼在戰場上、逃亡時的情節,另一條則是艾達苦苦守候英曼的情節。

諾伊不慌不忙地研讀著劇本,她看劇本一向很認真,包裡足足帶了三支筆用來劃線,她還帶了一本有關美國內戰的歷史資料,還有《冷山》的原著小說。導演安東尼·明格拉湊過來看了幾眼,第二天就將諾伊那本歷史資料的篇名記了下來。

在日復一日的閱讀中,露比這個人物也被諾伊分析得極為透徹。閱讀之外,諾伊還被培訓做一些農活,這是演好角色的必需。4月初,英曼踏上了戰場,艾達過上了驚慌恐懼的生活,就在這時候,女孩露比出現了。

為了演好露比這個角色,諾伊特意增肥了10斤,鏡頭前她的臉又紅又圓,透著一股鄉下女孩的淳樸,但她的眼神卻堅強無比,只需看一眼,觀眾便能察覺到這個女孩強大的心靈。

“諾伊,開始拍攝吧!”

諾伊點點頭,眼神逐漸變得堅韌:“沒問題的,導演先生。”

第082章 奧斯卡臨

金球獎結束後的第二天早晨,諾伊冒著寒風在公寓附近的公園裡奔跑。洛杉磯前幾天剛剛下了一場雪,天氣仍有些冷,諾伊卻跑得熱氣騰騰,嘴裡不斷往外呼著熱氣。跑累了,她在公園的長椅上坐下,又去報刊亭買了一大捧新鮮出爐的報紙。

洛杉磯是一座充滿星味的城市。由於諾伊住在附近又常來公園跑步的緣故,來鍛鍊的附近住戶大多認識她,諾伊剛剛坐下,便有人揮著手和她打招呼:“諾伊,昨天金球獎那一身很漂亮哦!”

“新電影很不錯,我全家都去影院支援了!”對這樣善意的問候,諾伊紛紛微笑回應。雖然她已經成了附近住戶眼裡的大明星,但當她獨自坐在長椅上看報紙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坐在她身旁打擾她。偶爾會有粉絲過來找她簽名,但他們大多會等諾伊看完某篇文章中間休息的空檔說兩句,得到簽名後便會悄無聲息地離開。

這是一群富裕而理性的粉絲。

諾伊如常首先翻開了《洛杉磯時報》,這家總部位於洛杉磯、銷量全美領先的報紙一向長於報道好萊塢的種種新聞,昨晚舉辦的第60屆金球獎自然不會被它錯過。《洛杉磯時報》先是報道了獎項歸屬,隨後又對獲獎人的獲獎原因進行了分析。

諾伊掃了一眼有關《芝加哥》的獲獎分析,隨後,她的注意力便投注在了和《紐約黑幫》有關的字眼上。如同數位影評人在電影首映之後的評論一樣,《洛杉磯時報》認為《紐約黑幫》失去劇情類最佳影片算是爆了一個冷門,電影雖然有缺陷,卻絕對可以算得上是2002年度的上乘佳作,電影的內涵與厚重感更是獨樹一幟,馬丁·斯科塞斯的個人風格十分鮮明。獲得劇情類最佳影片的是電影《時時刻刻》,然而最佳導演卻被馬丁·斯科塞斯收入囊中,這也恰恰證明了在最佳影片的選擇上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的成員們是有猶疑的。

演員方面,丹尼爾·戴·劉易斯被《洛杉磯時報》認為奉獻了“極有爆發力和張力”的表演,該報甚至認為丹尼爾值得第二座奧斯卡,並認為他的表演必然能讓他獲得一個奧斯卡影帝的提名。對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洛杉磯時報》的觀點是,萊昂納多儘管奉獻了一場優秀的表演,但在丹尼爾·戴·劉易斯和諾伊·林頓的襯托下,萊昂納多的演技仍然有些刻意和拘泥。至於諾伊,該報認為她戲份雖然少,但表現力並不亞於她在《記憶碎片》的表演,但鑑於《改編劇本》中梅麗爾·斯特里普的發揮確實出彩,《洛杉磯時報》將本屆金球獎上諾伊的失利歸結為生不逢時。

看完報紙返回公寓,諾伊迎面撞上正打著呵欠的馬丁:“今天約好一起去看房子的,你昨天做什麼了?”

馬丁揉了揉眼睛,接過諾伊買好的早餐:“陪黛婭打了一會遊戲,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