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他們已是通緝犯。

再來,

他們害怕其中有詭計。劉季可不是一個踏實的人,豈會老實地帶領他們十天?尤其是從新淦到廬江一路上十分偏遠荒涼。假如劉季預先埋伏人手,到那時搶財奪命也不是不可能,還可能立功領賞。怎麼能把自己命繫於此人?

屈博神情凝重。

慢條斯理地說道:

“這條線路恐怕不行。”

“目前城內的情況,即便你尚未見識,也一定耳聞。如今我們三大家族如同喪家之犬,在城裡人人喊打。雖然我們的逃脫還未大範圍暴露,但遲早會被知曉。”

“那時恐怕有人會群起而攻之。”

“因此您選擇的道路雖穩妥,卻不太適合。時間過長意味著變數更多。如今楚地危機四伏,無法在此停留十多天,劉兄還請體諒。”

“請問是否有別的路徑?”

他在試探地詢問。

對此,劉季顯得有些不滿,似是在抱怨屈博的不同意見。

劉季侃侃而談,屈博等人卻不以為然。

儘管劉季所說的部分屬實,但他只考慮了陸路,而未提及水路。這反映出劉季在認知和見識上的侷限性。他們很清楚,陸路並非最佳選擇,尤其在沒有水上航行經驗的情況下。然而,對於屈博他們來說,水路才是最理想的出路。

屈博他們曾在戰亂期間親身經歷過水路旅行,瞭解到了水路帶來的諸多便利。儘管許多水道在戰火連年中斷後已經廢棄,但在秦國廣泛興修水利工程後,許多曾經停滯不通的河道得以再次聯通。水路自然成了最佳選擇。

屈博他們深思熟慮之後作出決定絕非輕率之舉。他們過去幾日一直忙於規劃脫險之路。鑑於他們無法信任劉季,並且對劉季抱有警惕之心,透過詳盡的地圖研究,最終統一意見從東部的津口逃離。原因如下:

1 距離適宜,便於隱蔽行動。

2 春季繁忙的耕作減少了人們的關注,便於隱藏。

:()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