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又天真地認為自己必定能夠如乘坐火箭般飛速衝向頂尖學府,斬獲令人矚目的優異成績。”

阿麗稍作停頓,神情凝重地說:“我曾結識一個男孩,他自幼便被家人灌輸了一定要成為一名聲名遠揚的醫生的觀念。他對此深信不疑,認為自己就應當在醫學領域所向披靡、無往不利。在醫學院求學期間,他發覺某些課程對他而言格外艱難,每當面對那些晦澀難懂的知識時,他的眼神中總是充滿焦慮和困惑,眉頭擰成一個結。每當考試成績不盡人意時,他便陷入極度的自我懷疑與痛苦的泥沼之中,眼神呆滯,面容憔悴,彷彿失去了所有的活力。他覺得自己已然付出瞭如此多的時間與精力,理應取得優異的成績,應當輕鬆地理解並掌握所有知識。這種‘應該思維’使他長期處於高壓之下,每日都被焦慮所困擾,甚至逐漸開始失眠。後來,在一次至關重要的實踐操作考核中,他出現了失誤,頓時覺得自己辜負了所有人的殷切期望,認定自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他陷入了深深的抑鬱之中,無法自拔,猶如一隻被困在玻璃罩裡的飛蟲,拼命地掙扎卻始終找不到出口,最終將自己弄得遍體鱗傷。”

亞寧抬起頭,眼中仍殘留著些許淚痕,眼睛微微泛紅,問道:“阿麗,你能再給我列舉一些應該思維的例子嗎?我似乎還沒有完全理解。”

阿麗輕輕拍了拍亞寧的肩膀,說道:“在學業方面,這種‘應該思維’的例子數不勝數。有些學生秉持著‘成績應該始終保持優秀’的觀念。比如,一個自幼成績優異的學生考入重點高中後,周圍皆是出類拔萃的同學,可他依舊固執地認為‘我每次考試都理應考進年級前 10 名’。一旦某次成績未能達到這一標準,即便他已然竭盡全力,只是偶爾因為題目難度過高或者考試狀態欠佳等原因而失利,他也會眼神失落,垂頭喪氣,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與痛苦之中,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者。還有一種情況是‘學習方法應該固定不變’。許多學生在尋覓到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後,便認定必須始終沿用。例如,有的學生習慣於透過大量刷題來提升成績,在初中階段這種方法或許行之有效,然而到了高中,知識的深度與廣度都發生了顯著變化,單純的刷題方式可能難以應對,可由於‘應該思維’的束縛,他們拒絕嘗試歸納總結、構建知識體系等其他更為有效的策略,當成績下滑時,他們往往滿臉困惑和不甘,卻始終不願改變。”

亞寧微微點頭,阿麗繼續說道:“在職業領域,‘應該思維’同樣屢見不鮮。比如‘晉升應該按部就班’,有的職場人士在公司辛勤工作了 3 年,知曉公司以往 3 - 5 年可晉升為部門主管的慣例,便理所當然地覺得自己工作滿 3 年就理應晉升為主管。倘若公司因業務調整、有更合適的人選或者其自身能力尚未達標等原因未給予他晉升機會,他便會滿臉失望,眼神中充滿怨憤,極度失落,甚至產生牴觸工作的情緒。再如‘工作環境應該符合期望’,一位在創意設計公司任職的設計師,滿心認為公司的辦公環境應當充滿濃郁的藝術氛圍,要有寬敞明亮的工作室、先進精良的設計裝置。可若公司因成本控制等因素致使辦公環境略顯簡陋,他便會不停地抱怨,眉頭緊皺,眼神中滿是不滿,覺得不應該如此,進而對工作效率和滿意度產生負面影響。”

亞寧若有所思,阿麗接著說:“在人際關係裡,這種思維也並不少見。有些人堅信‘朋友應該無條件支援自己’。例如,一個人在商討創業構想時,朋友基於自身經驗和對市場的瞭解提出了謹慎的建議,他卻認為朋友‘理應’不論何種情況都給予支援,於是他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悅,對朋友心生不滿。在家庭關係中,‘家人應該理解自己的所有選擇’這一觀念也頗為常見。比如,一個年輕人選擇了一份在父母眼中不穩定的自由職業,父母認為孩子‘應該’選擇傳統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