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之兵敗,更因清軍戰鬥能力的下降,質疑滿洲人還能有多長時間來控制中國。

乾隆十三年十二月辛卯,乾隆帝諭:

朕御極之初,嘗意至十三年時,國家必有拂意之事,非計料所及者。乃自去年除夕,今年三月,迭遭變故。而金川用兵,遂有訥親、張廣泗兩人之案,輾轉乖謬,至不可解免,實為大不稱心。

上諭中提及的“金川之役”,史稱“大金川之役”,又曰“第一次金川之役”,以異於二十年後的“第二次金川之役”,即“小金川之役”。金川處於四川西北部,地勢極為險惡,氣候惡劣異常。乾隆十至十二年,在金川附近的“瞻對之役”中,清廷用兵二萬,耗帑百餘萬,結果只草率了局。金川之役則耗費了軍費近二千萬兩(當時一年歲入惟二千七百餘萬),呼叫十萬官兵(加伕役幾近二十萬人),死傷數萬,陣亡總兵、副將、參將等將領數十人(對方只有人口一萬,戰士數千)。

據劉松齡說,戰爭最終以一個虛假的“勝利”結束,以之挽回朝廷在全國面前丟盡的顏面。'1'

確實,這一場金川之戰,就不像是清軍在戰場上以武力打贏了的。在替換訥親的親貴大臣傅恆從北京赴川途中,乾隆皇帝就已修改了他的目標,甚至在尚未找到一個體面的方式之前,就準備撤兵了。這是怎麼達成的呢?這中間存在著怎樣的“君臣鬥智”,以致於讓傅恆實現了“下克上”?

所謂“金川之役”,到乾隆十三年,已經打了兩年之久。清軍吃了不少敗仗,卻始終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戰果。

屢次失利之後,總督張廣泗奏稱,計賊現存不過四五千人,我兵汰其傷病及無用土兵,尚可三萬餘人。欽差大臣、兵部尚書班第密奏:大金川地,縱不過二三百里,橫不過數十里,番民不滿萬人,現在軍營所集漢土官兵已至五萬。因前敵相繼敗績,將弁怯懦,兵心渙散。目前與其增兵,不如選將。請特遣重臣,能諳練機宜,識見在張廣泗之上者,前往料理。'2'

大金川人,《廣與勝覽圖》,故宮博物院編《清史圖典》《乾隆朝》,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頁47

乾隆十三年四月十一日,命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訥親為經略大臣,馳驛前往四川督辦大金川軍務。又命前大將軍嶽鍾琪、傅爾丹,馳赴金川軍營。

六月,經略大學士訥親馳抵卡撒軍營,“督催過激”,令三日取刮耳崖,違者以軍法從事。六月十四日,副將買國良中槍陣亡,兩日後皇帝愛將、總兵任舉遇伏陣亡。訥親為之奪氣,遂奏言築碉以與大金川共險,不敢復言進攻,且事事俱聽張廣泗排程。張廣泗則輕訥親不知兵,而氣凌己上,故以軍事推讓而實困之。將相不和,士皆解體。'3'

九月二十八日,己卯,上諭:

大金川用兵一事,不意訥親至彼,張廣泗既漫無成功,諸事推諉,而訥親以羸弱之軀,復不能躬歷行陣,惟圖安逸。經朕督飭,究不能大有克捷。即摺奏一事。亦前後矛盾,於情形並不明晰。較之向日在京辦事之勤敏精詳,竟似兩人。'4'

命協辦大學士傅恆取代訥親,於到軍營之日即授為經略,統領剿辦大金川一切軍務。尋晉傅恆保和殿大學士,奏章許於沿途開看。'5'

十月壬午朔,上諭:

朕自御極以來,大臣中第一受恩者,莫如訥親……從前在京時,不過於軍機奏到隨常辦理,從未向朕奏及逆酋猖獗如此、將來作何了局,……乃起程之時,全不踴躍。彼其意以為,軍前調集大兵,指期克捷。勝則引為己功,即不勝,亦可奉身而退。至朕用人顏面所關,國家軍旅之重,皆所不計,其隱衷已不可問。

及至軍營,張廣泗方觀望不前,而伊復茫無成算,措置乖方。朕待之兩月之久,而所奏到,乃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