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徐和強來拜年(第1/2頁)
章節報錯
人真是不抗唸叨,剛才還想著徐和強呢,徐和強就來了。隨手裡提著單肩揹包,腳上的皮鞋鋥亮,臉上掛著笑。
和徐和強接觸的次數多了,幾乎每次都發現他隨身揹著個黑色的包。這就顯得有些斯文氣,和那些嗚嗚渣渣的農村支部書記明顯不同。
這種風格,或許和他還經營著一個石材廠有點關係吧,外出辦業務,總得有個隨身的包裝一些東西吧,比如合同啦,賬本啦,計算器之類的。
我起身,連忙給他讓座,刀芬芳從牆櫃上拿來茶杯,給他倒了一杯茶。
“萬書記過年好,在座的過年好。”徐和強一進門,就朝大家打招呼,坐下後,就說起了我遇險的事兒,“萬書記挺好的哈,聽說在山上迷路了,在山洞裡睡了一宿,哈哈哈哈哈,今晚咱倆還去那個山洞吧,你倆也去,帶著撲克,咱四個人邊喝酒邊打撲克,保證比在家裡玩強多了。”
“嗨,你當是我去享福了嗎?確實是迷路了,中午又喝了點酒,高低找不到路了,迷迷糊糊就進去了,睡了一宿。”
於林插話道:“徐書記,我師父是遇到鬼打牆了,天又黑,中午喝得還不少,找不著道兒,就在山洞裡待了一宿。”
“鬼打牆?咱這一帶鬼打牆很少見,讓萬老弟碰上了。再說了,你萬老弟可是大師呀,還怕個小鬼兒?拿出點手段,解決個小鬼兒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兒。好懸吶,仗著你穿的多,要是穿少了,凍上一宿,可不是鬧著玩的。”
“老哥,看你氣色挺好的。怎麼樣,修補結界後,感覺挺好的吧。”
見我要和徐和強說正事,於有江就把身子轉向一旁,和於林低聲說話。
徐和強很興奮:“可不是嘛,月夜黑天發紙,順順利利,那紙發的,香燒的,真旺啊。昨天我遇到個怪事,說給你聽聽……”徐和強話裡話外的意思我也懂了,他不想對調理祖墳風水這件事說得太多,就轉移了話題。
這裡科普一下膠東民俗,這個民俗是我的一位忘年交朋友,也是一位民俗作家整理的。膠東地區在月夜黑天,月夜黑天就是除夕夜,要發紙。所謂的發紙,也叫發祉,祉是幸福、福氣的意思,是春節期間祭祖、祭天地的最重要一環。祭祖請神之前要先煮水餃,這頓餃子是介面彩的關鍵之時,氣氛顯得虔誠莊嚴。主婦在煮餃子的時候,一旁要有人問“掙沒有掙呀”,主婦趕緊回答“掙了,掙得還不少哪”,如果餃子沒有碎的,機靈的主婦會用鍋鏟弄碎幾個。煮餃子用的柴草也有講究,要用芝麻秸,寓意來年日子紅火、生活水平節節高。餃子煮好了,要舀一些沸水,膠東言稱鼓芝湯,在家屋門口、院子四角都澆一下,一說是辟邪,一說是給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一點吃喝。餃子煮好了,要先給天地棚和祖先供桌盛上。供品水餃每碗五個,共上三碗。給祖先發紙,早時多在室內供桌前的火盆裡焚燒,後來多是在屋外。要在地上畫個圈,西南方向留個口。傳說膠東人是從雲南遷移過來的,祖先又回到老家去了。在圈內發紙,並要默禱:“這些錢是給我祖先的,凶神惡鬼不得搶。”多數人發紙,特意在圈子外面燒一些,救濟孤魂。從前還要祭祖墓、祭場、打糧囤、到宗族祠堂祭祀。不論什麼場所祭祖,都要陳列供品、三揖進香、一跪三磕頭、虔誠發紙。不論是祭祀食品還是發紙“送錢”,都要先敬香,香是稟告接收的訊號,不上香被祭祀者收不到祭品。
“老哥遇到了什麼怪事?說來聽聽。”
“就是臘月二十八天黑以後,我和兒子到山上去玩……”說到這裡,老徐停下了,喝了一口茶。我知道他的意思,根本不是到山上玩,是往山上搬用大理石四靈了,一共八個,準備除夕夜裡我給他修理結界時用。這八個四靈,他爺倆估計得搬兩趟,太沉了。
喝了口茶,老徐接著說:“那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