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萬金間敵(第1/2頁)
章節報錯
“萬金間敵”是鬼谷子七十二術中的一種策略。其原文為:“事皆有內捷,索使本捷或結以財貨,或結以采邑。”以下是對它的具體講解:
1. 核心含義:
- 這一計謀強調利用對手內部的矛盾、弱點或利益關係來達到瓦解、分裂或影響對手的目的。意味著在處理事情、應對對手時,要善於發現並利用其內部存在的“捷徑”或可突破的關鍵之處。
2. 具體手段:
- 結以財貨:透過用金錢、貴重物品等財物去賄賂對手內部的相關人員,使他們為自己提供資訊、幫助自己達成目的,或者在對手內部製造混亂、矛盾,從而削弱對手的力量。這種方式是利用了人們對財富的追求和慾望,以物質利益來誘導他人為己所用。
- 結以采邑:采邑在古代是指君主賞賜給臣下的封地或領地。這裡的意思是透過給予對手內部人員封地、權力、地位等重要利益,來拉攏他們,讓他們站在自己這一邊,或者改變他們原有的立場和態度。這是一種從更高層面的利益給予來影響對手內部的策略。
3. 實際應用與案例分析:歷史上有許多類似的例子,比如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外交和政治鬥爭中,經常會使用賄賂、賞賜等手段來拉攏對方國家的大臣或將領。例如,秦國在統一六國的過程中,就曾使用重金賄賂各國的一些官員,獲取情報、製造內亂,為秦國的軍事行動創造有利條件。不過這種手段在使用時需要謹慎,要考慮到道德、法律以及長遠的影響等因素。
總的來說,“萬金間敵”是一種注重從內部突破、利用利益關係來影響對手的策略,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並且要注意其合法性和道德性。
以下是一些與“萬金間敵”相關的經典案例:
一、秦滅六國時期
秦國在統一六國的程序中,大量使用了“萬金間敵”之策。例如,趙國名將李牧多次成功抵禦秦軍進攻,讓秦國頗為忌憚。秦國便使用重金賄賂趙王的寵臣郭開,郭開在趙王面前詆譭李牧,最終趙王中計,殺害了李牧。失去了李牧這位優秀將領的趙國很快就被秦國所滅。秦國透過這種用重金在敵國內部進行離間的策略,成功削弱了多個諸侯國的實力,為其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二、三國時期蔣幹盜書
赤壁之戰前夕,曹操派蔣幹前往東吳勸降周瑜。周瑜將計就計,設下圈套。周瑜假裝喝醉,故意讓蔣幹盜走偽造的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降書。曹操生性多疑,看到降書後大怒,立即斬殺了蔡瑁、張允這兩位精通水戰的將領。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變相的“萬金間敵”策略,雖然沒有實際的金錢賄賂,但周瑜利用曹操的多疑性格,以一封假降書成功在曹操內部製造了混亂,削弱了曹操的水軍作戰能力。
三、北宋滅南唐
北宋在攻打南唐時,南唐後主李煜派徐鉉前往北宋求和。宋太祖趙匡胤起初難以拒絕徐鉉的能言善辯,於是宰相趙普建議使用“萬金間敵”之策。趙匡胤派人暗中賄賂徐鉉身邊的侍從,讓他們在徐鉉身邊說一些不利於求和的話,同時在南唐國內散佈謠言,離間南唐君臣關係。最終,南唐內部人心惶惶,李煜也對求和之事失去了信心。北宋趁機加緊進攻,最終成功滅南唐。
使用“萬金間敵”策略時,有以下注意事項:
1. 準確選準目標:
- 分析敵人內部關係:要深入瞭解對手陣營中各成員之間的關係,包括利益糾葛、權力爭奪、矛盾衝突等。找出那些內部關係不穩固、存在潛在分歧的物件,他們更容易被分化和利用。比如,一個組織中存在爭權奪利的兩個派別,就可以從其中尋找突破點。
- 評估目標的可利用性:並非所有的敵人都適合用“萬金間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