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末期,齊簡公派國書為大將興兵伐魯,魯國實力不敵齊國,形勢危急。孔子的弟子子貢分析形勢後,遊說齊相田常,勸他攻打吳國,借強國之手鏟除異己。田常心動,但擔心師出無名。子貢便去勸說吳國救魯伐齊,又說服趙國派兵隨吳伐齊。公元前484年,吳王夫差親率十萬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齊國,魯國派兵助戰,齊軍大敗。夫差獲勝後驕狂自傲,轉而去攻打晉國,卻被早有準備的晉國擊退。子貢巧妙地利用各國矛盾,借吳國之刀擊敗齊國,借晉國之刀滅了吳國的威風,使魯國得以解脫。

5. 孫權借曹操之手讓劉備遷怒於曹操:

-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包圍樊城,水淹七軍,俘獲于禁和龐德,威震華夏,對曹魏造成巨大威脅。曹操差一點就要遷都避其鋒芒。後來徐晃解了樊城之圍,關羽撤軍。此時,孫權派遣呂蒙偷襲荊州,關羽不得不回師救援。曹操禁止曹仁等人追殺關羽,將除掉關羽的機會讓給了東吳。最終,關羽被孫權一方擊殺。孫權此舉,一是為了奪回荊州,二是想借曹操之手讓劉備遷怒於曹操,從而減輕自己的壓力。

6. 司馬懿借諸葛亮之手除張合:

- 太和五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馬懿率領大軍攻諸葛亮,派張合進攻王平,王平堅守不動,張合不能攻克。之後,諸葛亮退還祁山,司馬懿命令張合追擊。張合認為蜀軍會有埋伏,不宜追擊,但司馬懿不聽。張合迫不得已,遂領兵追擊,結果在木門谷中了蜀軍的埋伏,被飛來的箭矢射中右膝陣亡。司馬懿和諸葛亮多次交手,不難猜到諸葛亮會有埋伏,但他依然強制張合追擊,是想借刀殺人,除掉忠於曹魏的武將張合。

7. 晏嬰“二桃殺三士”:

- 春秋時期,公孫接、田開疆和古冶子三人以勇力聞名於世,侍奉齊景公。晏嬰認為他們三人上無君臣之義,下無長率之倫,內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敵,是“危國之器”,便勸景公設計除掉他們。晏嬰利用三人爭功的心理,讓齊景公賞賜兩個桃子給他們三人,讓他們計功食桃。三人互不相讓,又不願被人恥笑,最終都自殺身亡,晏嬰巧妙地將三人殺於無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