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都是陸正在定中所明白的,修行到了知心大成,眼光和見識已然不同,心定慧生,從懵懂步入清明,所行有本,氣象已是不同,能隨所見而生種種慧悟,因其所聞而知種種境界。這種明白不假思索之力,不受見聞傳授之功,而是一種洞徹。打個比方來說,就好像一個人原本身處黑屋子之中,儘管摸遍了一切,隱約有所感覺,但始終都是模糊的,現在一下子為他開啟了一扇天窗,陽光灑入,照亮了一間黑屋子一般,對以前所不能明白的東西,一下子就明白了,更不必用任何言說。

至此陸正身上的神通也起了極大的變化,有了更進一步的境界。千里眼和順風耳,不僅能比之前看得聽得更遠更清晰,而且能夠達到一種玄妙的所見能明,所聞能知的境界。比如拿來一株陸正從未見過的草藥,陸正就可以憑藉眼見鼻嗅就能確定這株草藥的基本性狀,對自己有什麼效用,當然更進一步的認知,也可以透過舌嘗,那自然會更加的精準。

修行入知心而成種種法術,陸正已經到了知心大成,接下來便是可以學習種種法術妙用了。(未完待續。)

PS: 不好意思,更新晚了。

第五十二章 推命術

此時的陸正是什麼樣的感覺?身心凝而無一不適,形神合而遍體自在。如果有天地有中心的話,那他現在感覺自己就是天地的中心,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摸著天,一蹬地就可以踩遍大地,這當然是一種形容而不是真實,因為到了這個地步,陸正才有自己原來是自己的感覺,原來天地之間還有個自己。

知身境是身為天地,知心境是以心為天地,那麼知心境大成呢?很簡單,那就是以天地為天地,而我就是我。

什麼叫我就是我?這句話可不是如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那意味著修行人具備了自成天地的能力!什麼叫自成天地,首先從修為境界上來講,修行人可以做到內在自足不假外物而存,這就是說,修行人可以做到不吃不喝而可以在天地之間存活。所以陸正才會在烤好了肉之後卻覺得不想吃,因為他壓根就不覺得有什麼飢餓之感。

當然這其中也有境界的差別,至少陸正現在雖然可以不吃不喝,但是實際上卻是在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之中,隨著形神的一動一靜自然煉化天地之間的生機元氣為己所用,就好像一般人呼吸一樣自然。而只有到了知道境大成之後,他才可以真的連生機元氣都不需要煉化就可以做到自足。

除了不必吃喝飲食之外,只要不大幅度的耗損法力,只要保持神氣充盈,陸正現在就可以完全不思睡眠。在兩界山的時候,苦行僧曾經告訴陸正,他是不需要吃東西,也不需要睡覺的,那時候陸正驚奇大和尚神通廣大,而到了這個時候,他自己也已經能夠做到了。而那時候大和尚說的,飲食睡眠皆是纏蓋,是修行障礙,此時他也已經有了更為深刻的體悟。

自成天地的第二個意思就與神通法術有關了。修行到了這個地步,周身神氣充盈,法力在形神之間運轉,會自然而然形成一個無形屏障。阻擋一切外在的侵害,比如這天地之間的塵埃就不會沾惹到陸正的身上,這也是他見到的修行人總是那麼一身潔淨的緣故。哪怕是一片樹葉落下也會被自然而然的偏轉,從一旁落下,而不會落到他的身上。

而隨著修行越高。法力的越來越深厚,這個無形的屏障所覆蓋的範圍將會越來越大。而且可以隨著修行人的心念收放自如,展開之時,甚至能夠籠罩一個山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這就是修行人的道場。這也是自成天地的另外一個意思。那就是意味著修行人到了這時候,可以離開師父獨自修行,自有一方天地容身,或者說獨立建立一個門庭。

當然這一切陸正卻是不清楚的,雖然諸慧已生,但並不意味著可以曉知天地之間所有的事情。而他此時定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