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令大朝汗顏。

諸王與文武官員兩列立好,齊聲喊道:“參見大王!”

大王陳肅異常,似是聞到殿內異常之味,抬手示意眾臣平身,諸王之前自是護國公,其後二親王,之後鄧親王。

“今日開朝,只為一事,”大王抬起一根手指,猛然落下,“便是明日文人王考,二親王那裡準備得如何?”

“回大王,”二王側前一步,“經各城初選,地域複選,參加王考的文子計五十八名,加之王命五人,大王歷二十年王考共六十三人;除王命才子之外,各考生均已妥善安置,只待明日開考。”

“好──”大王略帶興致起身,走入百官中央通道,“有人說本王既已有了王命文人,自會在前五文魁中令入榜的王命才子入殿,今日諸位倒是議議,究竟選幾人入這王殿為官,何等官職更為適宜,免得本王落下口實……護國公,你先說!”

陳王拱手回道:“無論選中何人,均為王命,臣等自然聽從大王口令,絕不怠慢;至於王選幾人,授予何職,老臣昨晚一夜未曾熟睡,便也是細細琢磨來琢磨去,那日文房雅室室主之言不無道理,倘若再過些年,這殿內老臣估計走不動的人越來越多,到那時慌忙擇選,恐怕手足無措,甚至會出現瑕疵導致用人不善誤了國事,此殿之內年過花甲之人不在少數,臣以為多入為善;至於賜封何等官職,老臣認為次王為宜,既有參政之權,待諸王逐一退位之後也可直接為王。只是……”陳王停住,看似遇到難題。

大王踱步來到陳王身邊,意味深長道:“但說無妨。”

陳王乾咳一聲回道:“這是首次王選學子入朝,定要給天下才子一個交代,大王可否考慮榜首之人給予厚遇,否則定會傷到殷殷學子之心。”

“依護國公之見呢?”大王暗想,你這是真心為了朝政,還是算準文房雅室之人無法奪魁?

“老臣斗膽回稟,可否考慮直接封王,輔佐二親王梳理天下文事,也可幫老臣打理官刑之府,畢竟老臣年逾六十,有時倒是力不從心……”

直接封王?!

大王心中一凜,不自覺向王臺走去,眉頭皺在一起,如果依照護國公之見,這王考榜首協力文武二權,倒是平了護國公與親王之職。他停在王臺之前,沒有轉身,不想令眾臣發現自己躊躇之像,低聲問道:“二親王,你意下如何?”

“臣附和護國公之見,如今天下昌和,正是培樹年輕人之機,為南國後日長盛不衰紮下根基,臣以為入殿之人不少於五人最為適合;至於榜首學子,理應厚待,封其為王以號令天下文人以真才實學入殿,更是利於今後的王考……”二王振振有詞,一同迎合這年輕志士入朝,與當年反對王考大相徑庭,正因為有王命才子,才一面迎合大王,另一面卻暗謀毒意!

五人!文首封王!

大王暗叫,沒想到你二人密謀得如此合契!

“鄧親王!”大王又向前一步,仍是背對朝臣。

“回大王,五數學子入朝,老臣還是覺得多些,這朝堂瞬時便進入五人,著實不好把持,”他自然希望王命才子能有一人入榜,到時能夠壓制陳王與二王門人,自己年邁已是無真正才子拜入門下,他當然知道那五十八人之中的名士盡數在二位手中,而王命才子均是民間志士,絕無把握問鼎,“至於榜首官職,還望大王三思……”

這話滿堂之人皆是聽得明白,鄧王眼睜睜地看著第一年輕朝臣歸於陳王與二王門下,老親王自然不是滋味。

大王猛一轉身,知道想攔也攔不住,便高聲說道,“本王之見,便允了這文榜前五人盡數入朝,免得你們說本王厚此薄彼;至於榜首,本王不但要封其為王,著其輔佐文武兩府,還要加封,大大的加封,”他終於相信王后所言,此次開朝定會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