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那就是——信任!

因為這個信任,他更下定了決心,要為她奪取中原的江山。

此次遠征,和以往不同,此次的多爾袞是帶著入主中原的決心。

為贏得更多的支援,他不僅答應和吳三桂合作,而且一改以往對付明朝的戰略。轉而揚言:發任義之師,要為崇禎皇帝報仇!並且立誓:沉舟破釜,誓不返旌,期必滅‘賊’。

與此同時,范文程奉命起草寫給中原漢人的佈告,主要內容是:義兵之來,復其官;民來歸者,復其業。必不爾害。

此時身在北京城中的李自成見吳三桂長久沒有投降,親率二十萬大軍開赴山海關。大順軍隊從三面包圍了關內城鎮山海城,又派出二萬騎兵從山海關城西一片石北出口,東突外城,進抵關門,截斷了吳三桂通向關外的道路。吳三桂被重重包圍,雙方展開大戰。

吳三桂遣使向多爾袞告急。並獻上計策:請攝政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守衛夾攻,擒獲逆賊。

多爾袞得到書信時,大軍已到達連山(今遼寧省錦西縣),馬上下令:大軍星夜進發。。

李自成此刻並不知道吳三桂向清朝求援的事情,他揮師想山海關東羅,西羅,北翼等城發起攻擊,吳三桂的軍隊此時已經處於劣勢,吳三桂一邊抵抗,一邊不斷派出使者,向多爾袞求援。

順治元年四月二十一日(1644年5月26日)夜晚,多爾袞率領的清軍在一片石几百大順唐通部,接著進發到山海關外十里的地方。景觀吳三桂與大順的戰示,以防有詐。

吳三桂於次日凌晨得知清軍已到,下令跑轟包圍圈,突圍而出,面見多爾袞。為表示自己的誠意,吳三桂剃髮稱臣。

多爾袞與吳三桂商談之下,令吳三桂先行,開關迎降。

自己於次日下令兵分三路,進入關內。

此刻,吳三桂的軍隊與大順軍隊打成了一片,李自成指揮大順軍,左右包抄吳三桂的軍隊,企圖在此將他一舉殲滅。雙方殺的天昏地暗,吳三桂的軍隊再次陷入困境。多爾袞卻並不參戰,直到大順軍隊和吳三桂的人馬精疲力竭的時候,才大旗一揮,兩萬鐵騎忽然殺出,令李自成措手不及。他手下人馬皆為草寇出生,如何能抵擋住清軍的鐵騎。被迫撤退,清軍直追殺出四十餘里,此次戰役,清軍大獲全勝,而且未損一兵一卒。

戰後,吳三桂將統兵大權交給了多爾袞,清軍至此增加四萬勁旅,力量更加強大。

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執掌步兵一萬。

李自成戰敗回到北京後,先將吳三桂及其家人全部殺掉,然後放棄北京,向關中撤退。撤離前,李自成下令火燒紫禁城。整個紫禁城的主要建築多數毀在了這場大火裡。只有武英殿倖免於難。

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二日,多爾袞帶領大批人馬直奔紫禁城。

………

因為是小說,本書後面內容與史實不符,請大家不要混為一談。

長平公主

崇禎皇帝殉國後,太子朱慈烺率領餘臣直奔金陵,在整個天下已經改朝換代的同時,重組了一個小朝廷,史稱‘南明’。

然而這朱慈烺是個盛行懦弱的皇帝,凡事舉棋不定,雖名為皇帝,實則國家大權掌握於他的叔父福王朱由崧手上。

在奪取了明朝天下之後,多爾袞開始率兵進攻金陵,均被朱慈烺的姐姐,長平公主的駙馬周世顯擊退,雙方有勝有負,僵持不下。

周世顯人雖年輕,卻是有勇有謀,智計無雙,可嘆生不逢時。福王對他忌諱頗深,生怕他功高蓋主,以各種藉口奪去了他的兵權。導致多爾袞有機可趁,再次發兵。南明軍隊終究難以抵擋,福王見勢不妙,率領家眷,收颳了城中大批珠寶,倉皇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