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年輕開明的牧馬人哈桑(第1/3頁)
章節報錯
阿卜杜勒·卡里姆對著他們說:“你們的中原文化在這裡不適用,我們的生活圍繞著畜牧,不需要這些花裡胡哨的東西。”曲小寶耐心地解釋:“行書可以用來記錄我們的生活、文化和故事,它也是一種美的藝術,能提升大家的精神境界。立體剪紙能鍛鍊大家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讓生活更有趣味。”紫煙也說道:“我們是希望兩地文化相互交融,讓大家能有更多的收穫。”但阿卜杜勒·卡里姆根本聽不進去,他一心只想維持部落原有的畜牧生活節奏。
部落裡有一個年輕的牧馬人哈桑,他對中原文化充滿嚮往。當他發現曲小寶和紫煙失蹤後,憑藉著對草原環境的熟悉,在古老羊圈裡找到了他們。他迅速跑回部落召集了一些勇敢的牧民,衝進羊圈,與阿卜杜勒·卡里姆的人展開了激烈的搏鬥,最終成功解救了曲小寶和紫煙。
曲小寶和紫煙心懷感激,繼續在部落裡傳播中原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行書在部落裡逐漸被一些有文化追求的人所喜愛,他們在帳篷裡認真練習行書,用這種獨特的書法記錄部落的傳說和自己的生活感悟。立體剪紙也在婦女和孩子們中間流行起來,他們用彩紙剪出各種草原動物和花朵的立體造型,裝飾自己的帳篷。
他們又朝著一片有著神秘鹽湖的部落走去。鹽湖在陽光的照耀下如同一個巨大的鏡子,湖面平靜得沒有一絲波瀾,白色的鹽結晶在湖邊堆積,像一層厚厚的雪。鹽湖周圍是一片荒蕪的鹽鹼地,只有一些耐鹽鹼的植物頑強地生長著,如鹼蓬草,它們的顏色在這片白色的世界裡顯得格外鮮豔,有的是紫紅色,有的是橙黃色。遠處的天空中,偶爾能看到幾隻鹽湖特有的候鳥飛過,它們的羽毛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屬般的光澤。
這個部落與中原的關係和諧且獨特。中原的製鹽技術被部落的鹽工借鑑,提高了鹽的產量和質量。西域的鹽湖生態保護經驗也被中原的環保人士學習。部落裡的建築融合了中原的硬山頂結構和西域的通風孔設計,硬山頂能抵禦鹽湖地區偶爾的風沙,通風孔則能防止屋內過於潮溼。
曲小寶和紫煙打算傳播中原的戲曲文化中的崑曲和民間的核雕藝術。曲小寶在鹽湖邊的一塊空地上搭起簡易舞臺,開始表演崑曲。他婉轉的唱腔在鹽湖上空迴盪,優美的身段和手勢彷彿在講述著古老的故事。“崑曲是中原戲曲藝術的瑰寶,它有著細膩的表演、華麗的服飾和悠揚的唱腔。”
紫煙則拿出核桃和雕刻工具,開始展示核雕藝術。她的刻刀在小小的核桃上精心雕琢,不一會兒,一個精緻的核雕作品就誕生了,是一匹奔騰的駿馬,栩栩如生。“核雕是中原民間藝人智慧的結晶,能在小小的核桃上展現無限的創意。”
部落裡的人們被深深吸引。年輕的姑娘們被崑曲的優雅所打動,圍在曲小寶身邊,學習崑曲的唱腔和動作。男人們則對核雕藝術充滿好奇,圍在紫煙身邊,驚歎於她的精湛技藝。
然而,一個叫奧斯曼·伊本的傳統鹽工出現了。他認為崑曲這種表演形式不適合鹽湖部落艱苦的生活環境,核雕這種精細的藝術對於以製鹽為生的部落來說沒有實際意義。於是,在一個鹽湖被晚霞染成橙紅色的傍晚,他帶著幾個幫手綁架了曲小寶和紫煙。
他們被帶到了鹽湖附近的一個鹽窖裡。鹽窖裡瀰漫著濃烈的鹽味,牆壁和地面都被鹽漬覆蓋。曲小寶和紫煙被綁在鹽窖的石柱上,周圍的鹽粒摩擦著他們的面板,讓他們感到刺痛。
奧斯曼·伊本對著他們說:“你們的中原文化在這裡沒有用處,我們要專注於製鹽,不需要這些娛樂和藝術。”曲小寶誠懇地說:“崑曲能給大家帶來精神上的慰藉,核雕可以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傳承。”紫煙也說:“我們是為了促進兩地的交流,讓大家的生活更有色彩。”但奧斯曼·伊本根本不聽,他固執地堅持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