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皆脫胎於他的個人經歷,逼真傳神,栩栩如生。但有的作品也是想象之作,不過在這種作品中,他也將自己的人性惡的觀念融進其中。1795年,他寫了一本名叫《閨房中的哲學》的書,這本書寫的是15歲鮮花一般的處女尤冉妮被人引進放蕩淫亂的生活圈子,並很快成為這種放蕩淫亂生活的狂熱追求者。她主動參與鞭笞、肛交、舔陰、含陽等變態性活動。最令她興奮、令她達到極樂高潮的是,在一個下午她協助一位患有梅毒的僕人強姦了她自己的母親,然後用粗線和大針把她的陰部縫合起來,以確保她感染上梅毒。
薩德的作品很多,較為人知的有《賈絲汀》、《朱麗埃特》、《索多瑪一百二十天》,其中以《賈絲汀》最為著名。這部作品寫的是純潔而無辜的女性所受到的最殘酷無情的迫害,這類作品過去也曾有人寫過,但從未有人像薩德那樣,把對女人的迫害寫得如此駭人聽聞。在小說中,主人公賈絲汀不幸落入惡徒手中,惡徒們把她像任人宰割的動物一樣捆綁起來,貪婪的野蠻人在她身上嗅來嗅去,準備對她施以令人難以忍受的酷刑。後來,她和一名外科醫生僥倖從魔窟中逃了出來。可是她沒有想到這位醫生是個陰險毒辣、居心叵測的傢伙,他竟然想把賈絲汀做活體解剖,並進行奇特的肢解。憑著智慧和心計,她好不容易逃離了外科醫生的魔掌,但又不幸落入了一個心藏殺機的惡魔的虎口。從表面上看,他像君子一樣彬彬有禮,但在偽裝之下卻是一個喪心病狂的殺人魔鬼。好在她發現得及時,她再次憑藉智慧逃離險境。但不知為什麼,她總是與厄運相伴,她走到哪裡,厄運就跟隨她到哪裡,她彷彿一生註定難逃厄運。最終在上天降下的一陣雷電之中,賈絲汀滿懷哀怨和絕望的心情,含恨離開了人間。
在《賈絲汀》中,薩德表現了這樣一個世界:天真、善良和美德一再慘敗,沒有任何獲勝的希望,真正的勝利者是惡。由於殘酷在作品中佔據了性場景的主導地位,因此讀者幾乎不可能從中獲得任何可以想象的樂趣。在薩德的寫作動機中,最主要的動機就是要去震驚世人,讓人感到惡的震撼力。因此,看薩德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檢驗自我所能忍受的被震驚的極限。
薩德不僅有著令人驚駭的生活,令人震驚的作品,還有著令人難以容忍的理論觀點。他自命為自然和諧的信奉者,但他所言的自然和諧是一種殘酷的純生物主義。他認為人的天性是殘酷的,其自然本性是罪惡的,而人的本性在其性活動中表現最為充分。性活動的最自然的形式,最強烈的形式,是痛苦的形式。在女人身上這一點表現最為明顯。性偏離作為一種天然的行為方式,是自然的。關於性變態,薩德有著不同凡響的高論:“在我們同類中有一些這樣的人,他們的行為令人震驚,遭人蔑視……但若對他們僅僅施以懲罰或說教根本無濟於事,因為他們那些古怪性情的萌發常常不由自主,在這一點你我皆然,無論智愚,無論出身貴賤高低。”
六 挑戰禁忌(4)
由於薩德表現的人物都是喜歡實施性虐待的殘酷的人,人們常常對他進行指責。面對指責,薩德辯解說:“愚人反對我,說我所描繪出的那些人是惡魔。假如用我們傳統的慣常方式來看,他們的確是惡魔……但他們是‘自然’為實現其法則而籌劃出的工具。自然賦予他們野蠻與血腥的性格,這就是生命的本來面目。”他公然宣稱,傳統的道德是反自然的。
薩德直言說,人的世界是邪惡的世界,自然界到處都是罪惡;美德並不真實,善與美德的努力是無望的,終將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