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謝凌風花了半個月,對餘下的所有村子進行了調研。

調研的名義肯定還是黨建,但是,包括經濟發展等其它領域也進行了瞭解。

按照陳書記的規劃,自己幾個月之後是要接任鎮長的,而鎮長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黨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當前最大的工作就是發展經濟。

正好可以利用這次機會,提前對全鎮的發展情況進行一個摸底,為接下來自己的工作做一個鋪墊和準備。

魏鵬飛可能也意識到了這是他自己人生之中的一次極好計劃,這段時間比較活躍,不但會主動提出自己的見解,還會主動去詢問一些問題,這讓謝凌風對更加滿意,有意對其進行培養。

謝凌風對魏鵬飛提出了一個要求,調研結束之後,寫一份調研報告,提交給自己看看。

每次下去調研,謝凌風均遵循一個原則:不擾民,不高調。

除了在村委會聽取彙報之外,就是僅讓支部書記陪同,隨機挑選幾個村民小組,找幾位不同年齡層次的黨員幹部進行談話,也會有意識的到一些村民家裡看看。

午飯更是隨機。走到了哪裡,就看哪家方便,與他們一起吃飯,但他均讓魏鵬飛付錢。調研是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有經費預算的。

因此,短短二十多天下來,幾乎所有的村子都認識了這位新來的、年輕的鎮黨委副書記。

而其平易近人的作風、優雅的談吐、淵博的學識,噓寒問暖,加之其俊秀的相貌,均填補了年齡的稚嫩,讓廣大群眾對他的印象極佳,大家紛紛說,這位謝書記才是真正體恤老百姓的好乾部。

尤其是聽說謝書記也是農家子弟,其老家更是距離不遠的風平鎮,彼此之間的隔閡自然就消失了,很快就成為了無話不說的朋友。

有些老百姓私下就比較起其他的鎮領導。

有人就說:“蔣書記、張鎮長等到我們鎮裡工作了好幾年了,我一次都沒有看到過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他們長什麼樣,是高是矮,是胖是瘦。”

當然,這些議論是之後的時間內逐漸蔓延開來的。

這種狀況確實是真實的。

現在的領導,縣領導就不說了,山高皇帝遠,很多老百姓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在自家的田間地頭看到領導們的身影,就是鄉鎮領導,他們大多也是高高在上,似乎在辦公室裡有忙不完的工作,難得到下面的村子裡走一走看一看。

除非發生個山洪、塌方等較大的事故,才會見到領導們的身影出現在現場。

不來不行啊,這可關係到他們的“帽子”呢。

倒是一些副鎮長或者站所的工作人員,因為工作的需要,必須要經常到村子裡跑,就像魏鵬飛,不說全鎮所有村子均跑過,但大部分還是去過的。

即使如此,魏鵬飛也對謝凌風這位領導感慨道:“書記,我大學畢業就被分配到我們鎮裡工作,這麼幾年了也才跑了不到十個村子。可是書記您,短短不到二十天,竟然跑遍了所有村子,平均每天一個村子,更是讓不少村民認識了您。”

其實這個很難嗎?

一個鄉鎮十餘個村子,距離又不遠,大多還是開車下來,並不像以前交通不便時,全部就要靠雙腿走路。

只是我們的一些幹部習慣了坐在機關裡,不願意下到基層。他們大部分其實也是農村出來的,只是覺得自己好不容易跳出了農門,心裡下意識的排斥下到村子裡而已。

對此,謝凌風也無能為力。

不要說他了,就是陳書記也是如此。難道上面的領導看不到這些嗎?怎麼可能。上層三令五申發文,要求我們的幹部要“沉下去”,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位。

(ps:說一句題外話,就是作者自己老家也是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