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繼續作死(第3/5頁)
章節報錯
來,大明皇帝的屁奇臭無比啊,鄭松皺著眉頭問道,“廣南欲同瀛州結親,訊息可屬實?”
長子鄭梉怒氣未消,語帶憤懣回道,“確有此事,當初阮氏南下佔婆,瀛州介入調停,不得已停下南下步伐,但阮潢老狐狸非但沒有同瀛州交惡,反而同瀛州更加親近,這和親也是阮潢提出來的。”
鄭松面色微怒,“如此大事,我竟不知?”
鄭梉惶恐道,“兒子也是近幾日才得到的訊息,還未來得及稟報。父上,阮潢乃是我大越國的臣子,如今卻主動向大明靠近,老東西是不是不認這個朝廷了,那這皇帝留來何用?”
“胡說,忠孝仁義為做人之本,以後不許說這種不忠不孝的話!”
鄭松微微沉吟,問道,“為何短短几年,局勢就惡化到了這般地步呢?”
一名大臣嘆息說道,“瀛州!目之所及,瀛州觸角在南洋無處不在。整個婆羅洲除渤泥國之外,盡被瀛州佔據,佔婆也倒向瀛州,成為其附庸。華英城......已是一方繁華之地,四方商賈匯聚,阮氏借之流通貨物,獲利不菲。這位瀛王,不簡單!”
“黃口小兒罷了,徒費錢財,虛耗國帑。”另一位大臣不以為然道,“我聽聞大明皇帝已經幾十年不上朝不理政事,國內民生凋敝,怨聲載道,又接連打了幾場仗,國庫虧空,官員的薪俸都發不出。這個瀛王卻這般恣意妄為,徵兵造船,哪一樣不需要海量的錢財。如此折騰下去,大明亡國可期啊!”
“是啊,是啊,當年他家祖宗都沒有做成的事,這小子又能怎樣?”鄭梉小心翼翼的瞥了眼自家老爹,說道,“父親,瀛州的戰船火炮確實厲害,但陸戰我大越國卻不輸他,我料大明的狗皇帝色厲內荏,是決計不敢出兵的,我大越國又何必受此奇恥大辱呢。”
鄭松的老臉看不出任何表情,問道,“你要怎麼做?”
鄭梉回道,“父親,兒臣以為當驅逐明使,拒絕大明冊封,並增派援軍,將明軍趕出下龍灣!”
一名大臣附和道,“我大越國立國近兩百年,開國君主驅逐明軍以立國,稱皇帝,他大明皇帝真是不知羞恥,敗軍子孫,竟然跑來妄議廢立。這是對我大越的羞辱,使者當斬,昭告天下!”
鄭松抬起眼皮,略帶失望的盯著自家大兒。
“派人去廣南,若阮潢還沒有老糊塗,當知道鷸蚌相爭的道理,把他拉回來,不要中了明人的詭計!”
“派人去高平,告訴莫敬恭,邊疆無事,各自安好,做明人的馬前卒遲早自取其辱!”
“去好生安撫陛下,我鄭氏絕不會受明人擺佈,大越皇帝永遠姓黎!”
“去告訴外間的公卿,我鄭氏忠於朝廷,忠於陛下,絕不接受大明冊封。出宮之後若有人妄加揣測,以謀逆論處!”
說完,鄭松揮了揮手,示意親信大臣退下,只把鄭梉留下。
“你啊,難道沒有看出這是明人的三家分晉之策麼?莫氏本為我死敵,大明若出兵其必蠢蠢欲動,倘若阮氏也被拉了去,則三面受敵,焉有勝算?”
鄭梉不服氣道,“父親,我聽說這朱家小兒年不滿二十,您是不是太過高看他了?”
“愚蠢!”鄭松怒道,“明使幾句言辭便將我大越當前形勢說明,豈是能作假的?小小年紀,心機如此深沉,對我大越是禍非福啊。”
鄭梉不敢作色,只悶聲道,“可阮氏要攀附朱家,兒子只怕想攔也攔不住。再者,明軍賴在下龍灣不走,城牆一日高過一日。若我鄭氏不聞不問,過於軟弱,只怕朝堂不穩,又生內患!兒子以為,只有凝聚人心,共抗明軍,收回下龍灣,才能穩固我鄭氏地位。”
“我還沒死呢,輪不到你做主!”鄭松臉色一沉,說道,“事關大局,不能以好惡論。去把明使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