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詔書餘波(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老頭也真是個不要命的,他又帶著一些臣僚跑去宮門外跪求,而皇帝照舊掛機不見。
對於這些,我大概也是可以預見的,之後的一段時日大臣們則會不停上疏抗辯,不說人手一奏疏也相差不了多少,這正是刷聲望的好時機,誰也不好錯過啊。至於會不會觸怒皇帝而倒黴,那就要看筆法以及運氣了。
愛怎麼鬧就怎麼鬧,我過我的小日子。
只不過今日是沒辦法授課了,同徐光啟的校對也無法進行,因為我要對賬。
經過數月努力,小卓終於將賬本整理為我想要的樣子,不是傳說中的借貸記賬法,那玩意我也一知半解的,需要慢慢研究。
瀛王府採用的也是大明的通用記帳法,名‘四柱記帳法’。
有四專案錄,舊賬餘、新附、支出、剩餘。
實際上就是,上季結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結餘。
只不過傳統方法只是以文字記錄,且不是表格式的,這樣的賬目看起來真的很累,也難以類比。我把它改了,改為數字+表格方式,這樣就清晰許多了,
這是我第一次清算自家營收。
第一本賬,現金賬戶。
上季結餘:兩。這是我第二任母親留給我的現金以及至前年為止我名下產業的收入累計。
本期收入:兩。這是我去年的收入,其中兩為造船費用,兩為安家費。而這個兩是每年都有的,我還可以支領5年,也就是總計二十萬兩安家費。再有同朱老五那筆買賣所得7000兩。而餘下3000多兩則為我名下產業一年的收入。
本期支出:4600兩。這是我去年的支出,弘學館、知行學堂、工坊建設以及工資支出、楊家春出差......拉拉雜雜的都在花錢。
本期結餘:兩。
累計結餘:兩。
這些錢有金有銀有銅,都在庫房裡堆著呢。
看著多,但實則不然。我的大頭收入都屬於額外收入,就比如安家費,在我的計劃中,這二十萬兩是將來建設瀛州的啟動資金,暫時是不能動的,相當於定期存款。造船費用也是如此,專款專用,實際上我還擔心這點錢不足以支撐我的造船大計。
我去年正常的收入就三千多兩,而支出卻是四千六百兩,可以預料的在近數年中,我的支出仍舊會不斷增加。顯然,現有的收入是無法支撐的,需要想辦法創收了。得虧朱老五那筆生意,不然去年就是入不敷出的狀態。
還有一點是這賬目不能反映的。
由於我仍在京城,我王府中有一大票人的工資還是由宮中來支付的,我只是有零星賞賜。但就藩之後可就沒這個待遇了,不過這一點我並不十分擔心,到了瀛州我還管他什麼規矩,男的撒出去做事,女的也要物盡其用。
我一個人需要上百人伺候麼,簡直在開玩笑。
第二本賬,物資賬戶。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宗室制度亂七八糟,也沒個定數。
我目前的收入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賞賜,而賞賜的往往是實物,極少直接給錢。就比如今天,皇帝的賞賜就是兩幅緙絲畫作,這玩意屬於藝術品,很難估價。
而實物種類又極多,這本總賬就只能分門別類的去記,比如布料、瓷器、首飾......想要仔細瞭解哪個類別,則又需看細分賬目了。只清點這些財物,就耗費了老大的時間和人力。
管家理財,就是要管到細處,我不是一個吝嗇的人,但卻不能容忍莫名其妙的就少了東西還找不到負責人。
這些物資,真的要拿出去賣一批了,就比如布料,存了三年的都有,這玩意還能用麼?
顯然,小卓一個人是力不從心的,我要儘快給她補充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