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鈞一發之際格開了。班淑嫻使的是一招“金針渡劫”,那高老者使的卻是一招“萬劫不復”,一正一反,均是施發了兩儀術數中的極致。別看那高老者在葉梟手下縛手縛腳,似是功夫平庸,實則他刀法上的造詣確是不同凡響。
兩人刀劍相交,各自退開一步,不禁一怔,心中均十分佩服對方這一招的精妙。兩人派別不同,武功大異,生平從未見過面,但一招之下,發覺自己這套武功和對方若合符節,配合得天衣無縫,猶似一個人一生寂寞,突然間遇到了知己般的歡喜。
班淑嫻忍不住想:“他華山派的反兩儀刀法果然了得,若和他聯手攻敵,當可發揮天下兵刃招數中的極詣。”跟著又想:“華山派這兩個傢伙不是葉梟的對手,我崑崙派跟他動手,也無取勝把握。我們若就此下場,那是崑崙、華山兩派四大高手合戰一個年輕後輩,未免太**分,然而這是華山派想出來的主意,就算失了身份那也是華山派的事情。”當下回頭向何太沖叫道:“喂,你過來!”
何太沖雖對妻命不敢有違,但在眾目睽睽之下,仍要擺足掌門人的架子,“哼”的一聲,緩緩站起。四名小童前導,一捧長劍,一捧鐵琴,另外兩名各持佛塵。五人走到廣場中心,捧劍小童雙手端劍過頂,躬身呈上,何太沖接了,四名小童躬身退下。
葉梟看著何太沖這架勢,心中甚是鄙夷,熟讀《倚天屠龍記》的他,自然知道何太沖丫就一妻管嚴的膿包,心想,真特麼想上去抽他兩大耳刮子。
210、輕敵的結果
班淑嫻道:“華山派的反兩儀刀法,招數上倒也不算含糊。”
高老者嬉皮笑臉的道:“多蒙讚賞。”
班淑嫻橫了他一眼,說道:“咱們四個就拿這小娃兒喂喂招,切磋一下崑崙、華山兩派的武功。”這話說的冠冕堂皇,就放佛葉梟只不過是陪練似的。
葉梟微微一笑,道:“久仰當年崑崙派前輩何足道先生,琴劍棋三絕,世稱‘崑崙三聖’。只可惜晚輩生得太晚,沒能瞻仰前輩的風範,實為憾事。”這幾句話人人都聽得出來,他大讚崑崙派的前輩,卻是絲毫不提眼前崑崙派人物,那意思自然就是告訴班淑嫻崑崙派自何足道之後就再無能人。
班淑嫻登時臉色難看到極點,猛聽得崑崙派中一人聲如破鑼的大聲喝道:“小賊種,你有多大能耐,竟敢對我師父、師叔無理?”喝聲未畢,一個滿腮虯髯的道人從人叢中竄了出來,挺劍猛向葉梟背心刺去。這道人身法極快,這一劍雖似事先已有警告,但劍招迅捷,實和偷襲殊無分別。
不過對於這道人的偷襲,葉梟竟不轉身,待劍尖將要觸及背心衣服,左足向後翻出,壓下劍刃,順勢踏落,將長劍踹在地下。那道人用力一抽,竟然紋絲不動。
那道人滿臉脹得通紅,竭力抽劍。葉梟左腳突然鬆開,腳底跟著在劍刃上一點。那道人沒料到他會陡然松腳,力道用得猛了,一個踉蹌,向後硬跌。憑著那道人的武功修為,這一下雖然出其不意,但原本立時便可拿樁站定,不料剛使得個“千斤墜”,猛地裡劍上一股極強的力道傳來,將他身子一推。登時一屁股坐倒,絕無抗禦的餘地,跟著聽得叮叮叮的幾聲清脆響聲,手中長劍寸寸斷絕,掌中抓著的只餘一個劍柄。
那道人驚愧難當,他是班淑嫻親傳的弟子,因此叫班淑嫻師父,而叫何太沖為“掌門師叔”,一瞥眼間,只見師父滿臉怒色,心知自己這一下丟了師門極大的臉面,事過之後必受重責,不禁更是惶恐,忙一躍站起,喝道:“小賊種……”
葉梟本想就此讓放過他,但聽他又罵到“小賊種”三字,當即冷哼一聲,躍至那道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