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得到情報,至少十萬的滿洲鐵騎在向西進,估計於十二日後便可到達老河一帶。”我指了下牆上的地圖,繼續說道:

“此處離長城東北面的大安口,龍井關、洪山口三個關隘不足百里,滿洲騎兵每人至少有兩匹戰馬,這樣的情況下,一天的功夫敵軍便可南下進入我大明地境。”

眾人見皇上說得嚴重不禁擔心起來,這裡面只有孫承宗和兵部的人知兵,其他人只能在一旁聽著,不好貿然出言。只望兵部他們能想出好的退兵之策,自己等人在旁替著謀劃周全,把漏洞補上。

“皇上,請立刻在緊要關隘佈防,以保證京師安全。可調遼東人馬回防。”王永光見事情緊急馬上考慮京師的安全。

“臣也以為王尚書的意見較為穩妥。京師乃天下根本,不容有失。”韓鑛也出聲附和。

我也知道京師不容有失,但總不能龜縮在京城,讓滿洲人打到天子腳下來吧。如果這樣,我好容易有的一點名聲,一點威望就付之東流了。我看了下一直還沒說話的孫承宗道:“遼東軍回防是肯定的,但要防對方向。要用遼東軍遏制住滿洲人。孫愛卿可知我軍會與敵軍相接於何處?”

孫承宗看著地圖,又想了片刻才緩緩道:

“皇上,以微臣愚見,我軍必與滿洲人戰於遵化。”

“哦,何以判定?!”

“滿洲人如破長城關口而入,大安口,龍井關、洪山口三個關隘最為方便,其他以西關口都有重兵駐守。如今雖知滿洲人要攻入大明,卻無時間在長城一線佈防,惟有把戰線後撤。這樣也可給各地入援京師的隊伍時間。遵化是必經要道,是入京師的最後防線,也是南下的關口。臣…”說道這孫承宗看了一眼皇上才接著說道:

“臣知皇上曾命徐光啟大人在遵化鑄有重炮,可媲美佛朗機人的紅夷大炮。臣以為在遵化決戰最為有利,臣請調遼東精銳進京拱衛京師。只要把遵化,薊縣,遷西三屯營守衛住,在南邊滿洲人便寸步難行。西面長城依山而建,不利迂迴,也不利衝鋒,滿洲騎兵必不會走西向,同時可令大同駐兵守住長城以西。東邊只要旨給袁崇煥,命人守住山海關以南。然後堅壁清野,等待滿人糧盡。”

我點了點頭,幾乎和我想的一樣,也就是說按照後世的歷史而言,這是正確的應對之策。歷史上袁崇煥也曾上疏,請皇帝在三鎮駐兵,後來還是因為‘沒錢’,都沒有兵馬在那,所以給滿洲人一直打到北京城下。

“好,既然如此,內閣擬旨下去。將馬蘭營、馬蘭口、大安營,漢兒莊、潘家口等十餘駐地兵丁撤到主防的各城,留下一部分人守營。戶部準備好糧食,戰後總是要救濟百姓的,現在遷移百姓總是來不及了,而且容易讓滿人看出我們有準備。命遵化,薊縣,遷西三地整頓軍馬備戰。薊縣亦是重地,要防止敵軍偷襲,朕命王永光前去鎮守,不可讓小隊人馬襲了。遷西就有勞孫愛卿前去節制,朕恐朱國彥鎮不住那。遼東回援軍馬則到遵化駐守。大同駐兵到長城西線佈防。此時軍情緊急,全用八百里加急出去。各位有差使的愛卿立即去辦。同時下旨給洪承疇,朕兩日後要去三營校場閱兵。讓他集結好部隊,時刻準備出兵作戰。”

旨意剛出,第二天我又收到了袁崇煥的八百里加急的奏摺,這袁崇煥果然是個人才,居然也意識到皇太極的野心。而且還提出重建廣寧城。這正是一個戰略反攻的好時機,步步為營的向瀋陽靠攏。我想了想,一個大膽的計劃在我腦海裡浮現。

我馬上飛鴿旨給袁崇煥,讓滿桂帥兩萬騎兵入援遵化,袁崇煥則按計劃行事,修築廣寧城。並在旨意中言明,我已大軍在三鎮駐守,要求他把山海關南面防衛起來,使滿洲人糧草不繼而退!同時讓他務必在皇太極回軍前修好廣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