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不要說宋獻策,就是在南京的李原吉他們這些人,只怕也是給人孤立了。

都抱成團了!崇禎朝的新舊兩派會抱團相爭嗎?!

皇帝不是那麼好當的!

察哈爾部的事情剛告一段落,遼東袁崇煥又來奏摺,這已經是他第七次上書了。來的奏摺裡面洋洋灑灑的講了一遍,內容卻是很簡單,要兵,要錢!

自從搶佔廣寧得手後,築城,鑄炮花費巨大,就是五萬守軍每月所需糧草便要數萬石。女真人為了減輕瀋陽的壓力,幾乎是時不時就派數千輕騎來回騷擾運輸糧草的隊伍,弄得明軍防不勝防。用來衝鋒陷陣的關寧鐵騎不得不抽調來作護衛,雙方騎兵也小戰過幾場。八旗見明軍勢大,也是一沾即走絕不戀戰,但女真人的觸角卻直伸寧-錦-廣一線。明軍的糧草都是從內地運往山海關,然後經寧遠城運往錦州,錦州再轉運廣寧。八旗不但在錦州到廣寧一線偷襲糧隊,就是在寧遠附近也出現了他們的身影。關寧鐵騎只好分成兩部分,滿桂帶著一部護送寧遠一線,祖大壽帶另外一部護送錦州一線。

女真人的這一招很是厲害,不僅在騷擾中有時讓他們得手,而且使得明軍在對瀋陽地區的試探變得毫無進展。袁崇煥見次不是辦法,只好加大每次運輸的分量,減少運輸次數,使得騎兵們有多點時間訓練。同時就是向朝廷申報,希望能夠增加編制,將遼東的人馬擴充到二十萬。

不過兵部跟戶部都是表示反對。

戶部尚書程國祥很直接了當的回絕道:“皇上,如今每年遼餉在四百五十萬,若再擴充一年非六百萬不可。今年大明收成欠佳,陝西仍舊乾旱。國庫委實承當不起。”

兵部尚書王永光接著說道:“皇上,遼東自設立邊鎮起,原不過十萬之數,女真韃子叛後,遼東兵馬不斷增加,現在已有十八萬。合九邊之兵數倍於京營。若再行增加人馬,微臣以為此乃有違祖制。”

其他大臣也是持這兩種意見,對此我也沒有多說,而是直接問道:

“那眾位愛卿對於袁崇煥所提兵力不足的問題如何解決?”

我這麼講就是認同兩位尚書大人的話,畢竟現在國庫只能勉強基本的持衡,先看看朝中的大臣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因為已經是第六次袁崇煥上摺子,王永光已經想好了應對的主意。作為兵部尚書,若是皇上問起無以應對,豈不是要被責罵。

“皇上,微臣以為可以不必增加遼東鎮的軍馬,仍舊可以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

“愛卿有何良策快快說來!”

“微臣以為,如今隨著廣寧城的收復,戰線已經推進,山海關到寧遠已經沒有戰事。山海關仍駐有兩萬遼東軍,這可以調往廣寧。山海關的防禦可以交給薊州都督張鶴鳴,由地方抽調衛軍駐防。”

“不可,地方衛軍戰鬥力不及邊軍,用他們駐守,若是出現敵警,如何禦敵?”出言的是遵化巡撫王元雅。

這些問題王永光自然考慮過,他馬上反駁道:“若是廣寧一線加調兩萬人馬都無法固守,那麼兩萬人守在山海關也於事無補。何況一旦前方失事,聞報後薊州精銳可以火趕往山海關佈防。袁崇煥用兵穩妥,如果有七萬人佈防在廣寧,微臣相信,山海關必不披戰火。”

“皇上,山海關乃是京師最後門戶,豈可布以虛兵?”

“薊州有十萬人馬,京營仍六萬精兵,難道京師毫無防禦能力?崇禎二年,女真敵酋在遵化翊殺而歸。至今尚未回覆元氣,山海關已有數年沒有遭遇戰火,微臣以為如此可以節省兩萬人馬,近百萬的糧餉。”

嗯,這個王永光也還有點辦法。山海關現在兩萬人馬放著是有些可惜,能夠把他們全用上也是件不錯的事。

皇帝做事也要精打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