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人員也有了很大的變動,

兵部尚書:王永光

左侍郎:陳奇瑜,右侍郎:梁廷棟

禮部尚書:張惟賢

左侍郎: 李標右侍郎:溫體仁

吏部尚書:周嘉謨

左侍郎:張好古右侍郎:成基命

戶部尚書:程國祥

左侍郎:候洵, 右侍郎:王永佶

工部尚書:曹珖

左侍郎:劉宗周 右侍郎:張慎言

刑部尚書:喬允升

左侍郎:張致 右侍郎:錢士升

內閣以後就作為我的總理衙門,功能近似於現在的國務院一般。升內閣大學士為從一品,高於六部尚書。處理政務上,大事要進行討論得出結論後再呈上。各大臣雖然也按六部分工,但奏摺每位都需傳閱。其他內閣大臣有不同意見可以附在奏摺上。

這裡面我將以往禮部尚書為內閣大學士的慣例破除,同時尚書不再兼任。以後的日常公務由六部解決,尚書會同部內的侍郎商量批覆後交給內閣查閱,內閣有複議,同意職權,傳閱後再進獻大內。皇帝擁有最後決定權。皇帝批閱後教六部實施。不能決者,教由文華殿議事。

六部中,我儘量把資格老的主理尚書一職,下邊的侍郎則要幹吏。王永佶是善於理財的,所以特別把他從南京調了過來。他原先只是在南京做個庫府的小吏,這大明朝不是沒有人才,而是給埋沒了。我之所以知道他,都是看了明史中的列傳才清楚。工部侍郎劉宗周也是個人才,可惜為人太傲,也先讓他吃點苦頭。不然這種人一旦身居高位,可以為權相,也可是奸臣。

同時裁減大內的太監宮女,把原先的武監已經撤銷,6續放出幾批,將太監數減為2ooo,宮女3ooo人的樣子。錦衣衛和東廠在大明百姓中惡名遠揚,我對這兩個機構也不是很爽,藉著這個機會,把它們都撤了。紫禁城防衛由新設的內城司負責,直接聽皇帝指揮。皇城防衛由御馬監分離出來的兵衛改成皇城司負責,讓勳公國戚當任。外城的五衛留守司改成九門提督,由知兵忠良者當任。第一任九門提督就是我提拔的孫傳庭。城內巡警司規順天府管制,負責日常治安。

張惟賢雖在我登基中出了大力,因此讓他任禮部尚書,賜良田2ooo畝。同時加太師銜。封蔭其子弟,他是我朝第一位官居一品的大臣。

錢兼益原本論資格他可以任個內閣大臣的,但是不知怎的,溫體仁上奏彈劾他於天啟二年南京鄉試舞弊一案,竟是糾纏不清。我對錢兼益也沒有什麼好感,畢竟也是投降滿洲人的2臣。最後我也不好懲處他,便讓他到陪都任禮部尚書一職。

定國公,開國公也賜田2ooo畝,兩人世襲皇城司左右提督之職。徐光啟則拿到我補充的那本《天人錄》,他已經高興的忘了自己姓什麼!

原本我還想對全**隊進行整治,但是一開始不能變動太大,免得朝野出現動盪。

在我整改內閣和六部後,恢復了文華殿早朝議事,定在九點到十二點。以前的早朝太早了,老實說,是我自己起不來,早上五點,我怎麼都是要睡覺。就算醒來也是糊里糊塗的,怎麼理事啊?那些已經十幾年沒有上朝的朝臣聽到我恢復了早朝,心下叫苦。但是看到詔書中我調整上朝時間,都大呼皇上聖明。

改制後,上任的長官需要熟悉磨合,加上已近新年,我給了他們這段的時間,理順六部內閣,過了年再開朝議事。現在我終於可以輕鬆下。想來我有很長時間沒有到後宮看看了。我的皇后和兩個貴妃,自從上次冊封后都沒有見過。她們居於紫荊內城的坤寧宮和永壽宮,承乾宮。而我自從即位以來都在文華殿住著,一來事情忙,二來去後宮也是蠻遠,七轉八拐的也要半個小時。但現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