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都沒出,就像個沒事人一樣。

每天上朝的時候,曹參就坐在丞相的位置上,聽大臣們彙報工作。要是大臣們提出一些新的建議或者想法,曹參就不慌不忙地問:“這事兒和以前蕭丞相定的規矩有啥不一樣啊?” 大臣們就回答說這裡改了一點,那裡變了一點。曹參一聽,就擺擺手說:“別改,就按照蕭丞相的規矩來。”

這可讓有些大臣不理解了,他們就想:“曹丞相這是怎麼回事啊?難道他沒自己的想法?就知道照著蕭何的來?” 有個年輕的大臣比較有衝勁,他就去找曹參,對他說:“丞相大人,現在時代在發展,有些政策得改改啦,不能一直守著老規矩啊。” 曹參笑著問他:“那你說說,哪些政策得改?為什麼要改?” 這年輕大臣就開始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什麼稅收制度可以再最佳化啦,刑法可以再調整啦。

曹參聽完之後,就問他:“你說的這些,和現在的情況比,有什麼好處呢?咱們現在的國家穩定,老百姓安居樂業,這都是蕭丞相的政策帶來的啊。要是隨便改,萬一出了問題,老百姓可就受苦了。” 這年輕大臣一聽,覺得曹參說得也有道理,可還是有點不甘心,就說:“那也不能一直不變啊。” 曹參就拍拍他的肩膀說:“小夥子,有些東西啊,不變就是最好的。蕭丞相制定的這些規矩,經過了實踐的檢驗,是適合咱們國家的。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執行,別瞎折騰。”

曹參不僅在朝堂上堅持蕭規,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是如此。他每天下朝之後,就回到家裡,也不怎麼出門,就像個退休的老頭兒一樣。他的家人都有點奇怪,就問他:“你現在是丞相,應該多操心國家大事啊,怎麼天天這麼悠閒呢?” 曹參就說:“國家大事有蕭丞相的規矩在,我照著做就行了。我現在啊,得好好享受生活。”

有一次,曹參家裡的後花園有點小問題,需要修整一下。他的管家就找了一群工匠來幹活兒。這些工匠幹活兒的時候,難免會有點吵鬧。曹參的管家就怕影響到曹參,就想讓工匠們小聲點。曹參知道了,就對管家說:“沒事兒,讓他們吵吧,這聲音可比那些大臣們在朝堂上爭論新政策好多了。” 管家聽了,都覺得曹參這想法太奇怪了。

還有一次,曹參的兒子在朝廷裡當官,他覺得父親這樣不作為不太好,就想勸勸曹參。他回到家,對曹參說:“父親,您現在是丞相,應該積極有為,為國家制定新的政策,不能總是蕭規曹隨啊。” 曹參一聽,就火了,他罵道:“你懂什麼!國家的穩定來之不易,蕭丞相的政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咱們只要照著做,國家就不會出大亂子。你要是再在朝廷裡瞎提建議,小心我收拾你!” 他兒子被罵得不敢吭聲,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曹參的這種做法,一開始很多人都不理解,覺得他沒什麼本事,就會守著蕭何的東西。可時間一長,大家就發現了其中的妙處。國家在蕭何制定的政策下,本來就發展得挺好,曹參繼續執行這些政策,讓國家保持了穩定。老百姓們也習慣了這種穩定的生活,不用擔心政策變來變去,都能安心地種地、做生意、過日子。

而且啊,曹參的這種做法也避免了朝廷裡因為新政策而產生的各種紛爭。要是每個大臣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搞新政策,那朝廷裡就會亂成一鍋粥,大家爭論不休,什麼事兒都幹不成。曹參的 “蕭規曹隨”,就像給朝廷吃了一顆定心丸,讓大家都能踏踏實實地工作。

就這樣,在曹參擔任丞相的這些年裡,漢朝繼續沿著蕭何制定的道路穩步發展。國家的經濟越來越好,人口也越來越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曹參雖然沒有像蕭何那樣制定新的政策,但他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維護了國家的穩定和發展,他和蕭何一起,為漢朝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蕭規曹隨” 的故事,就像